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4-9-15 01:04:20

《平仄論》

夫詩者自詩經而下無平仄之律。其始於初唐而盛於中唐。至宋則入於詞。至明清而韻
律益嚴。蓋明清之人才下李杜遠甚﹐不能立意措辭﹐創千古傳誦之新句﹐而專其神
於平仄韻律﹐不亦舍本逐末乎﹖或其意在桑榆﹐亦未可知。唐宋之前﹐詩不言平仄
而名句代出。至明清拘於韻律而詩多索然矣。平仄之於詩詞僅能美其音韻。然魏晉
之詩不可謂不佳。是可知﹐詩之好歹不在平仄耳。故孟子曰﹕“不以辭害文﹐不以
文害志。”移之於詩詞則毋以平仄害辭﹐毋以辭害文﹐毋以文害意。立意為上﹐文
次之﹐辭又次之﹐平仄則於其末耳。況方今語體盛行﹐吟詩填詞者萬無一人﹐更欲
藉嚴律而阻新學者﹐則詩詞將無傳焉。可不慮哉。余觀夫詩律代有鼎革﹐何今之不
可變耶﹖且屈子創楚騷之別體﹐李杜開盛唐之詩宗﹐故今之騷人墨客亦須樹一代之
新風﹐庶不負蒼天生渠等于斯時斯地耳。詩律之變非空中之築樓閣﹐須有所憑而有
所本也。承舊而創新乃當今之務。泥古而不化者謬也。字之平仄能合律者固佳﹐不
合者不必強之﹐切勿以辭就律﹐致詩義生澀﹐莫知所云﹐令人費神。然詩詞之鼎革
不可棄其韻味﹐是為詩詞耳。如其韻味酷似新詩民歌﹐何不直書「新詩民歌」為﹖
古人曰﹕「過猶不及」。難在得其正也。

山菊 发表于 2014-9-15 06:44:05

这个话题俺不感兴趣~~~平仄,你尊与不尊,它都在那里。没有人逼迫(谋前程考诗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选择权100%都在自己!

小轩欢迎一切用心写成的诗歌,不喜欢平仄的诗友不须顾虑。

云平 发表于 2014-9-15 20:40:57

呵呵,本就有古风。

月下 发表于 2014-9-16 00:02:51

不守格律自然可以写古体诗,自由的很,没必要自我设限

不过这段文言文不错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4-9-16 23:39:49

記得曹雪芹在紅樓夢裡說﹐只要詩句好﹐其他都是次要的。言下之意﹐詩寫得不好﹐
再不遵守平仄﹐是不可原諒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