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工 发表于 2014-5-19 07:10:27

两首拟古体诗,纪念周恩来总理和革命先烈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4-5-19 13:26 编辑

拙作两篇,从别处搬家过来,真心希望不要再搬下去了。

(原序,作于2008年11月,时令不对,将就着看吧)


十一月十一日近了,满城尽带红罂花。

那是本地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走在胸前别着红罂粟花的人群中,突然觉得该写点什么。

于是从硬盘上翻出旧作。十多年了,过去是手抄,后来是打字,每年总会有一两次,我会重新打开看看这两首诗,看看有什么可以改的地方。

去年改了一次,现在找不出可改的地方。也不能再改,马上就要用上了。

今年有了女儿,今天她出了一颗下门牙。过两年就可以给她讲这两首诗和它们后面的人,一个人和一群人。相信她会听得懂。

兹以此诗并文,纪念周恩来总理和人民英雄们。我在正文右面加了一些小注脚,如果妨碍阅读正文,请选择性失明。

在读这两首小诗之前,请让我们一起重温毛主席撰写,周总理手书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拟古诗·长街行·国门篇

秋逝也,凭栏望故乡;                                                       (去国)
幽咽几许,迫耳更怀伤。                                                (感时)
万里寒风弥热血,                                                         (民不聊生)
千年金瓯醉黄梁,                                                         (军阀混战)
乱鸦舞残阳。                                                               (国将不国)
问知否? 良药续断肠                                                         (求真理,求解放)
向他方。                                                                     (出国门)
远游意,赋大江;                                                            (做《大江歌》)
看罢天涯看海沧。                                                            (经南洋而下西洋)
已闻北地玄冰裂,                                                            (俄国十月)
再历西陆赤旗扬,                                                            (西欧共运)
回首含笑,暗夜有星光。                                                   (求得真经)
一苇信可航,                                                                  (《诗·河广》“谁谓河广,一苇航之”,达摩一苇渡江)
海上云起,                                                                     (中国共运自上海发轫)
路正长。                                                                        (二十八年,十万余里,千万烈士)


-----------------------------------------------------------------
拟古诗·长街行·国魂篇

多少事,未敢付纸黄;                                                               (时不我待)
灯影楼头,曙色潜入窗。                                                            (夜以继日)
红岩紫苔梅园雪,                                                                     (自渝之宁)
铁马金声翰墨香。                                                                     (能文能武)
河清矣,一剑破天荒,                                                               (河三千年一清)
慨而慷。                                                                                 (为有牺牲多壮志)
梦依稀,忠骨旁,                                                                         (不忘烈士)
草瑟无名水自凉。                                                                     (惜无缘胜利)
雄文不记功开辟,                                                                     (碑文,直溯1840年,不居首义之功)
片玉难铭业沧桑;                                                                     (碑材,汉白玉,金刚不坏)
归去来兮, 依依招国殇。                                                               (碑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凝腕竟无语,红叶垂泪,                                                            (手书碑文于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点点霜。                                                                                 (草木有情,何况人乎)

-----后记-----

这里是两首纪念周恩来总理的旧作。

体例方面,用了“拟古诗”这么一个含糊的名字,是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叫它们什么。在大学里看周恩来传记(不是一部,好几本一起看),夜不成寐,有了一些句子。把它们连缀起来,竟然能成篇,增删若干之后,再也动不了了,就这样有了第一首《国门篇》。接着读下去,又有一些感喟,这次连缀的时候,试着往上次的框框里套,大致还可以,于是有了第二首《国魂篇》。看看长短不齐,非诗非词,就只有算是“古诗”了。古诗总爱《行》来《行》去,,这里也顺着叫《**行》吧。说起总理,“长街”两个字就会自觉地跳出来,那就是它了:《长街行》。

这两首诗选取了周恩来一生中两个片段:出国求学和撰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国门篇》有两个场景,在离开祖国的船上眺望满目疮痍的河山,在返回祖国的船上仰望星空微笑。这两个场景的历史真实性无考,但艺术真实性则逼迫我把它们描述出来。在咏史之作中,主观代入不是上乘,替主人公去思考,何如作为一个穿越时空(现在流行玩这个)的摄影师,拍下一瞬间,历史性的一瞬间。有了这一瞬间,诗就有了生命。

在《国魂篇》中,这种“见证一瞬间”的意识上升为主动。我视图让镜头动起来。“灯影楼头,曙色潜入窗”一句,镜头跟随晨光,进入主人公的办公室,记录又一个不眠之夜。在试图记录周恩来亲笔书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历史时刻,我选择了停笔的那一刻:“凝腕竟无语,红叶垂泪,点点霜”。镜头从旁观者切换到主人公的视角,并定格在此。

诚然,这是一个不完整的系列,缺少一个有分量的封镜之作。一直想写的场景,大家都会很熟悉----“十里长街送总理”。我们是读着那篇课文长大的。但是,目前写不出来。从《国门篇》定格的1949年9月30日那天起,直到为总理送行的日子,发生了很多事,它们让我无法找到拍摄角度,无法对准焦距。因为那一篇中,将绕不过天安门上那张高挂的画像投下的影子。我承认,曾经认为那片无所不在的影子影响了我的视线。但是,经过近年的种种风波,我意识到,那个影子不是历史的黑影,而是历史的投影。它在那里,它将永远在那里,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影子,一个等待被割裂、唾弃乃至诅咒的黑影,而是我们民族涅槃过程中必然留下的痕迹。它时刻警示着我们这个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艰巨和复杂。

我重新开始读一些东西,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女儿。她会说话之后,我该怎么跟她讨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价值观?我不会在一个人像上打个叉,在另一个人像上画个光环。我只能告诉她,我们在尝试,在摸索,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工具,无条件的肯定与否定既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也无益于寻求现实问题的答案。

说到底,第三篇能不能够成型,要看对建国以来历史的认识。眼下,我仍在寻找那个照亮历史的瞬间,我相信它的存在。找到了它,也就会有第三篇。

-----------------------------
序和后记都是2008年写的,那时女儿才半岁,现在她已经经六岁了,可以听懂《静夜思》和朗费罗的《箭与歌》。她知道我的车上挂的是毛爷爷,还知道毛爷爷完成了工作,在天安门休息。不像小弟还稀里糊涂地管挂象叫“老奶奶”(这个挂像确实太慈眉善目了一点)。上周学校运动会,她拿到了一千米跑的年级铜牌,回家告诉我们:“全校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得到了奖牌,大家都很高兴,下次我还要跑得更快”。希望她心底永远保存这份争光的荣誉。

山菊 发表于 2014-5-20 02:28:54

边读边帮你编辑了一下,这样读起来更爽一些!

好文字,还有的话何不都搬来呢?!

凝腕 --- 这个是否还可以斟酌一下?

山菊 发表于 2014-5-20 02:30:47

原来是西西河过来的!那么石工这里应该很多熟人呀?{:190:}

石工 发表于 2014-5-20 03:40:12

山菊 发表于 2014-5-20 0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是西西河过来的!那么石工这里应该很多熟人呀?

有几个相熟的ID。这个版你搞的有声有色啊,谢谢了。

易明 发表于 2014-5-20 05:18:34

海沧, 沧海, 两个词是不是可以互换使用呢?

石工 发表于 2014-5-20 05:48:56

易明 发表于 2014-5-20 05: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沧, 沧海, 两个词是不是可以互换使用呢?

为了押韵而颠倒,也可以理解为“沧海桑田”,切合一战之后世界的大变局。这一句主要是说去法国的行程,当时去法国的邮船路线要绕过海南岛,到天涯海角边上报了个到。真正过了马六甲,进入印度洋才算进入大洋。

发表于 2014-5-20 06:04:15

叫拟古有点儿不妥,因为约定俗成地会被认为是格律诗出现之前的诗体。这两首读起来都还是词的味道。

山菊 发表于 2014-5-21 02:04:20

石工 发表于 2014-5-19 14: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几个相熟的ID。这个版你搞的有声有色啊,谢谢了。

惭愧~~~俺其实啥也不想搞,美其名曰‘无为而治’{:191:}

信息爆炸时代,文字太多看不过来了。所以我很早就决定,只读‘有缘‘的文字~~~最有缘的,自然是贴到这个版面的文字了:)

如果你愿意把邀请人的荣幸给俺,请再发一个主贴(或再去河里搬一个贴过来:)

石工 发表于 2014-5-21 02:23:48

山菊 发表于 2014-5-21 0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惭愧~~~俺其实啥也不想搞,美其名曰‘无为而治’

信息爆炸时代,文字太多看不过来了。所以我很早 ...

谢谢,正需要这个邀请,不然连个人资料都填不了。
以前收到过邀请码,被我弄过期了也没用上,实在不好意思再找人家要一个。

山菊 发表于 2014-5-21 02:33:46

石工 发表于 2014-5-20 13: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正需要这个邀请,不然连个人资料都填不了。
以前收到过邀请码,被我弄过期了也没用上,实在不好意 ...

如果是这样~~~嗯,你这贴有两首诗,还有那么多文字,完全抵得过两个主贴!
咱就灵活机动一下,请不爱校长@不爱吱声 来开门吧{:189:}


能发日志还是要方便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首拟古体诗,纪念周恩来总理和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