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兵 发表于 2014-3-28 18:14:01

中低收入如何理财

   自从一次讲座上有个女孩子问我没钱咋理财后,最近总有人问我月入3000元的理财问题,爱坛二货群里大家也说让我贡献点经验出来,那就在此聊上两句。
   三千元不够纳税起点,理论上就该算是中低收入了,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收入必定是月光族,有何“财”可理呢?我个人认为,只要温饱后有结余,理财是无起点限制的,低收入更应该做好理财规划。这就牵涉到一个概念问题,什么是理财。
   我理解的理财概念,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讲,理财应是通过储蓄、投资、消费等手段,对所有资产进行规划、安排和使用,以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规避损失,得到增殖。
   从本定义来说,低收入的确会给理财手段的运用造成限制,但绝不是不理财的借口。下面我们就具体说说怎么理财。
   首先,我觉得先搞个区分,大多数中国低收入者是工薪族,所以先要说说工薪族理财与老板理财的区别。
    理财的处置对象是财产。工薪族与老板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拥有财产的方式和构成是不同的。从财产的拥有方式上看,前者以现金为主,后者以不动产为主。构成的比例上看,工薪族大多是非经营性资产,老板大多是经营性资产。以上这两种不同决定了这两者的财产增殖方式不同,前者是沉淀式的,以储蓄为主,后者是流动式的,以投资为主。 从另一个方面说,这种差异既是一种结果,也反过来形成对这两种人理财方式选择的一种约束和限定。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工薪阶层中低收入理财的具体方法以及收入方式对理财的影响了。
   前面说了工薪阶层必须选择以储蓄为主的理财方式,那么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最难的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剩余的钱可以储蓄——“月月光”。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有理财的规划,这个规划不仅要有长期的,还要有短期的。而规划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目标,比如买房子、装修、买车、生小孩等等——有了目标才有动力。目标就会帮你计算出,你每年、每月需要积累多少货币,同样的也会帮助你思考生活中用什么理财方式来实现它。
   工薪族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强制储蓄法。这是最常被人们采用的,就是每月获得工资收入后,就取出固定金额得一部分存到银行里不再使用,银行为了配合这种方法,设立了一种储蓄产品就叫零存整取;大部分养老保险也是这种方式。二是限定消费法。这个是反其道用之,只将生活消费留出来,其余都存到银行不再使用,这个操作起来略微复杂,少有人使用。
   从收入方式看,计划外收入较少的可以采用第一种;计划外收入较多的可以采用第二种。而对于中低收入者而言,我强烈建议采用第二种。
   大家可能看不下去了,说了半天,咋还不说月薪3000咋理财,能理出来啥效果?不是不说,而是先要请大家说说对主体的设定,因为各个家庭千差万别,有这样几项需要预先设定,一是家庭月收入多少;二是家庭人口结构;三是房产性质(自有、房贷、租住)。等大家先确立个简单标准,我再接着说。

然后203 发表于 2014-3-28 21:05:42

神兵大哥,我觉得这不是CFP的考题,就是普通人的投资方法问题。

对一般人来说,基金定投不错,每个月200元,多数人都能接受,收益率也不至于太差。

上古神兵 发表于 2014-3-29 16:45:06

月收入3000,每月存200,别说买房买车了,攒一年还不够买台电脑上网。老弟,这不讲理财是不行的。

火白月心 发表于 2014-3-29 20:11:54

相比以前,大家不再都存银行了,而是理财多样化了

逆天废柴 发表于 2014-3-29 20:36:01

我有充足的积分和鲜花,会耐心等到…你懂的,神兵兄{:191:}

上古神兵 发表于 2014-3-30 12:27:18

   没有一个愿意提供模型标准。我的理解是,爱坛的绝大多数成员都非中低收入,所以无法设身处地地思考这一类型的理财问题。那我就先不急啦!再务务虚,说说中低收入理财的原则。
         这个原则很简单,也很老生常谈,那就是“勤”和“俭”。
   所谓“大富由命、小富由勤”,只要阶级不消灭,人类还存在诸多差异,这个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原有的概念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为我所用,特别是为我等中低收入人群所用。就拿勤俭这两件事来说,他们在社会分工如此精细,社会化生产规模如此庞大的条件下,不仅不可能简单的施行,甚至他们之间就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举个例子,我老婆有空就自己在家做面包,可算是“勤”,但购买面包机、面包粉和耗费的水电等费用,(还不算时间和精力),那可绝对算不上“俭”了。所以当我们说中低收入者要以“勤俭”为原则进行理财时,绝不是要求大家起五更爬半夜,吃糠咽菜地过生活。换句话说,理财最优先的原则是,必须保持应有的生活状态和物质水平。请注意,是“应有”,而不是“正常”,因为“应有”可以定义为一个大多数人认可的客观标准;而“正常”在不少人看来有相当主观的要求——比如我认为晚九点上床睡觉是正常的,我老婆就认为这是猪的“正常”生活。
   总结起来,勤俭原则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在生活中经常性地衡量自己的劳动与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以选择更有利的行为,来满足自己应有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第零层含义是,这种衡量的经常性即是勤,“应有”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即是俭。
         当我们把这些确立为理财的原则,我们就发现,决定我们理财成功的,不是方法,是态度,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这种态度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作用于我们对正确理财方式的坚持,然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理财成功与否,甚至我们在物质生活上的成功与否。所以和世界一切政治和哲学理论一样,如果我们把偶然性因素排除,认同和坚持这些原则就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当然你也可以求助于偶然因素,那么适合您的最好理财方法,就是把所有的钱用来买彩票,至于您的下一顿饭在哪?那让偶然性因素继续发挥作用吧!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3-30 14:45:27

上古神兵 发表于 2014-3-30 1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一个愿意提供模型标准。我的理解是,爱坛的绝大多数成员都非中低收入,所以无法设身处地地思考这 ...

我算过,以我自己来说应有的生活每月大概1000人民币块钱,但是实际上每个月我光吃法就花的比1000多了,看来要检讨自己啊,争取同时开源节流,成为小富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4-3-30 15:31:09

坐等下文。
合理的使用以及理财,才能更多增值。
以我个人来讲,财务上偏保守。
所以希望能获得更多一点经验。

财迷心窍 发表于 2014-3-30 20:37:31

月入3000块,也就买余额宝了。
理财的第一步是要保证足够的现金应付各类开支——比如老人或自己突发急病的住院押金,在京沪这样的大城市,我认为要能随时拿出5万人民币——至少1万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剩下4万可以用信用卡额度冲抵。
月入3000块的话,信用卡额度高不了,只能多配置现金等效物,货币基金基本是唯一的选择了。

上古神兵 发表于 2014-3-30 20:49:12

财迷心窍 发表于 2014-3-30 2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月入3000块,也就买余额宝了。
理财的第一步是要保证足够的现金应付各类开支——比如老人或自己突发急病的 ...

好多人,一提理财就只有余额宝。看来大家都中毒太深啊!

风无踪 发表于 2014-3-30 22:10:06

理财和资产配置结合着讲。转了一圈,买了点国债。

逍遥探花 发表于 2014-3-31 10:49:10

坐等下文.......

清流宰 发表于 2014-3-31 11:29:01

养肥了再看!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3-31 11:30:03

月光族需要学习

无漏 发表于 2014-3-31 12:26:07

我是被第一句话吸引进来的

大道至简 发表于 2014-3-31 20:02:03

先占位,坐等继续。。。

听音 发表于 2014-3-31 20:36:33

我承认我是财迷

路人癸 发表于 2014-3-31 20:42:33

马克,养肥了接着看

nxp 发表于 2014-4-1 00:03:13

中低收入理财个人如下建议:
1、这个收入层次靠这点小本很难闹腾出什么动静,别太相信媒体上那些传奇的故事,百万分之一不是你,所以强烈建议把收入花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交际圈上,提高自己的收入比提高存款2个百分点来的容易。适度减少享受生活的比例。
2、记账!我对很多朋友说如果你都没记账,对自己的收支、现金流情况都不了解,谈理财基本是扯蛋。
3、时刻提高自己的财商,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宋鸿兵之类的书就别看了,多看看自己本行业的投资机会,毕竟在这方面你才是专家。期货之类赌博游戏的不适合99%的初学者。
4、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前提是明确自己的家庭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如确立自己的目标:五年内凑足首付30万,三年内买15万的车等这样具体的目标,根据自己的本金和现金流,用时间价值公式(excel里用)算下需要多少的收益率,然后从市场上寻找合适的产品。 国人目前都是反过来,追求钱赚的越多越好。忘记了背后的风险。

nxp 发表于 2014-4-1 00:11:15

07年无聊考的cfp,虽说这证书目前看比较水,但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确实有不少海内外的猛人,也说了不少干货,理财一方面是理念上的,一方面确实牵扯大量计算,曾经也参与几个真实的理财案例,帮人做过几个理财规划,但后来因为07 08年时国内理财产品太少,资产配置难度太大,不少方案较难推行。加上国人哪怕是和你很熟悉的人都不大愿意告诉你真实的家庭财务数据,在财务分析上往往无法测算真实情况。所以后来自己的兴趣重点也不在这上面。
这几年也看了下,个人财富管理在亚洲基本没形成一定知名度的正真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包括日本、台湾、hk。更多的都是诺亚这样的产品销售机构。反观欧美,这样的机构大把抓,这还是和亚洲人的财富观念有关,自己的钱还是自己管靠谱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低收入如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