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发表于 2013-12-2 13:07:12

Dow Jones一天暴跌23%,很难相信理性的看法是美国经济的未来前景一天内缩水了23%

我倒是认为为什么不能说美国经济未来前景一天内可以缩水23%呢?

在金融行业,对“未来”的定义是非常模糊,或者说非常混乱的,从而也是非常矛盾的。各种公式隐含的条件是未来等于无限。然而无限的未来对现在的估值有什么用呢?经常,企业/股票的估值是根据“未来=无限”这一假设计算的。然而,基金经理的行为却是根据每个季度的财报作出的。这是多么可笑的矛盾。

如果“未来=无限”的假设是对的,那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财报,相对于“无限”来说,其对企业的“估值”影响应当趋于零。如果“未来=无限”的假设是错的,那么,那么,金融就没什么可学的了,用鲁爷的话说,学金融的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罢了。

还有一种可能,假设“未来=无限”的假设是对的,但企业价值极端依赖初始点的条件,也就是说企业价值不是线性的,而是混沌的。那么一年、一季度、一个月,甚至一个事件这种初始条件的细微变化,也许会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那么,“美国经济的未来在一天内缩水23%“,这种说法完全“可以”是理性的。

Dracula 发表于 2013-12-4 22:37:56

五月 发表于 2013-12-2 13: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是认为为什么不能说美国经济未来前景一天内可以缩水23%呢?

在金融行业,对“未来”的定义是非常模 ...

股票估值最基本的公式, 假设明年的股息是D,股息的增长速度是g,discount rate是r,按照理性模型,股票的真实价值应该是

p=D*/(1+r)+D*(1+g)/(1+r)^2+D*(1+g)^2/(1+r)^3=D/(r-g)。

D/P=r-g 叫做dividend yield。

在Shiller最终获奖的那篇论文里他假设r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从单个股票看,股息和利润的关系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从美国股票整体长期的来看,股息的增长速度应该大致等于公司利润的增长速度,假设没有经济全球化跨国企业全球扩张的因素,美国公司利润的增长速度应该大致等于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历史上dividend yield波动非常剧烈(这其实也是Shiller论文的入手点),Dow Jones 指数30种股票的dividend yield在大萧条的最低点时是8%,互联网股票泡沫的顶点时是1.4%。但就我们这个简单的模型来说,这个值应该接近于常量,不应该有很大波动,1987年黑色星期一前的dividend yield很低是2.6%,1987年美国的名义GDP增长速度是3.5%。那么按照这个模型,r-g=2.6%,r大致等于6.1%,股票黑色星期一那天暴跌23%,dividend yield增长30%,如果股票暴跌是理性,并且r是不变的话,这意味着那一天人们对不仅是1988年而且是未来所有年到无穷,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的预期都调低了0.8%,按1987年的增长速度来说这是23%的跌幅。如果黑色星期一那天爆发核大战,那么这个降低还不算离谱,但是问题是那天什么特别的消息也没有,因此很难让我相信那天之前或之后的股价都是出于理性的估值。

前面的简单估算以及Shiller那篇论文的弱点在于假设discount rate是常量,黑色星期一的股票暴跌也可以被解释为discount rate在那天激增,由于对股票的discount rate不能被直接观测到,这个解释更容易自圆其说。但是对经济学家来说discount rate这个变量是来自效用函数里对未来收益的discount以及对风险的规避,这个参数似乎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因此现在的看法是Shiller那篇论文提出的这个难题仍然是理性市场假设难以解决的难题。

你提到美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可能是非线性的,因此那天可能发生了什么细微的事件,导致人们对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作出巨大的修正。这个可能也有。但是当时在纽约证卷交易所的当事人以及人们事后都没能令人满意的解释这个事件到底是什么。因此我对这个解释比较怀疑。

如果“未来=无限”的假设是对的,那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财报,相对于“无限”来说,其对企业的“估值”影响应当趋于零。

由于你要对未来discount,比较遥远的未来企业的表现对股价的影响相对很小,因此近期的企业表现对股价的影响相对较大。另外企业近期的表现提供了关于未来增长速度g的信息。因此单个企业股价大幅度调整同理性假设并不是特别的矛盾。但是整个美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则小的多,因此整个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要难解释的多。

五月 发表于 2013-12-4 23:29:24

Dracula 发表于 2013-12-4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股票估值最基本的公式, 假设明年的股息是D,股息的增长速度是g,discount rate是r,按照理性模型,股票的 ...


兄台的分析有理。

我说“我倒是认为为什么不能说美国经济未来前景一天内可以缩水23%呢?”其实当时有点抬杠的意思。我主要是想表达现在金融行业的一些公式应当存在本质的不完善。这些公式与物理学上公式的严谨和一致性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数以万亿计的交易建立在这样一些公式上总是让人有种滑稽的感觉。

也许大奖章基金的那些藏在保险柜里的公式才是真正的公式
{:187:}

oops 发表于 2013-12-5 12:23:28

那怎么解释RenTech, PDT, 这样在股市上长期赚钱的公司呢?

Dracula 发表于 2013-12-5 19:42:39

oops 发表于 2013-12-5 1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怎么解释RenTech, PDT, 这样在股市上长期赚钱的公司呢?

有几个可能。这可能是小概率事件,那么多hedge fund,即时他们没有特别的能力,就概率角度来说,也应该有几个长期会有很好的表现。还有就是insider trading,过去几年抓了好几个内部交易的案子,尤其是最近的SAC Capital,现在看来,过去20年Steve Cohen以及他的公司的特别好的表现可能主要来自内部信息。还有的可能象Bernie Madoff那样就是个骗子。当然也可能他们确实发现了股市运行的规律,不过我个人对这个可能性的怀疑比较高(当然这也可能是出自我潜意识里的嫉妒)。

烟波钓徒 发表于 2013-12-6 20:25:34

Dracula 发表于 2013-12-5 1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几个可能。这可能是小概率事件,那么多hedge fund,即时他们没有特别的能力,就概率角度来说,也应该有 ...

一般文艺复兴这样的高频交易商应用的主要是广义做市商策略。他们的利润实际上是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补偿。所以不应该用投资收益率的标准来衡量。
我个人认为股市有规律,但是市场会自我进化。需要不断投入来研究市场。另外,就算市场有规律,普通投资者也不可能不断投入去研究,同样不可能去研究哪个基金经理真正具有超越市场的能力。反之,真正有能力的基金经理也会把管理基金的规模扩大到无法取得超额收益的程度来最大化管理费收入。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股票和选择基金经理意义都不大。选择费率低的共同基金才是王道。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谈一下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