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04:21:10

读到这一小段历史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7 15:21 编辑

前一阵子,有人发给我这个链接,让我看看这篇文章,那时是四月底。

现在五月底了,我整理邮件,才仔细读了这篇文字。

《“内史第”重现辉煌过往》http://www.gmw.cn/01wzb/2013-04/27/content_7548263.htm

全文转载在此,也借此怀旧一下叶子的故乡故人,怀恋一下过去人们的光荣和先辈们的错综复杂的历史。

“内史第”重现辉煌过往

位于上海浦东川沙镇新川路的“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占地3423平方米,建筑面积1868平方米,由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鉴赏家沈树镛祖上所建。沈树镛官至内阁中书,上任前回乡修缮老宅,命名为“内史第”。黄炎培与宋氏姐妹皆在此出生,胡适也曾住在这里。目前,“内史第”正式对外开放。

    “内史第”的复建

    人们常说,中国文明3000年看陕西,1000年看北京,100年看上海,丰富的近代百年历史文化遗产是上海的独特优势。

    “内史第”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依然保留着三进院落的格局,只是前两进院落早已成了大杂院,当年的拆除改造,只留下黄炎培出生的第三进宅院。如今,新川路上的道路指示牌依然写着“黄炎培故居”。
2004年“内史第”复建,复建后的“内史第”透出典型的江南民宅特点。
踏入大院第一进,右侧是胡适曾经居住过的厢房,摆放着胡适的睡榻和生前用过的茶具等;左侧是宋庆龄曾经做过礼拜的福音堂。
据考证,宋庆龄1893年出生于“内史第”第一进宅院西侧沿街房内,并在院内生活十多年。正中是作为客厅的立本堂,立本堂左侧是黄炎培和其堂兄开办的浦东第一所女校——开群女校,穿过立本堂就进入了黄炎培1878年出生的第三进宅院。


“内史第”的名人房客

    1890年,“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来到川沙传教。倪家是当时川沙的大户人家,倪桂珍的父亲看中宋耀如,将女儿许配给他。宋耀如和倪桂珍夫妇遂租住在“内史第”沿街坊,相继生下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直到1904年,全家离开川沙迁至上海市区,只留宋子文在川沙读书。对于宋氏姐弟的出生地尽管仍存争议,但从宋庆龄的“川沙口音”、宋庆龄曾在此不慎从独轮车上摔下而在眉宇间留下疤痕等事,都可佐证“内史第”是其出生地。

黄炎培长宋庆龄15岁,清楚地记得当年宋氏姐弟在“内史第”居住的房间。1959年他的一则日记中记载道,“晚上中苏友好庆祝会上,主宾席我乡浦东人有三:张闻天、宋庆龄,我。”

    著名学者胡适于1891年12月28日生在上海大东门瑞馨泰茶叶庄内,其父亲胡铁花和黄炎培的父亲是同僚。1892年,胡铁花奉命调往台湾,尚在襁褓的胡适就随母亲冯氏来到自家开的川沙胡万和茶庄,住进了离茶庄很近的“内史第”。复建后的“内史第”里,还专门模拟复原了胡家茶庄的一角。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04:48:16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8 19:50 编辑

以上,是《文摘报》的一篇小文,因为感觉那些地名人名乡情亲切,所以认真读了一下。

前些日子读晨枫老大的2013中国纪行老爸老妈篇,怀旧之心突然又盛。

我家和晨枫家非常不同的一点在于,他们家老人喜欢唠叨旧事,我家的老人本来就不多,老爸孤独一支,又只生了两个女儿,所以即使我很有兴趣,也没人和我唠叨家族旧事。

从旧观点来看,嫁出去的女儿已经不属于家族的一支了。我父亲这个姓氏,我爷爷只留下我爸爸这一脉,从他之后,就没有名字可以写在后面。

一直到前几年,爸爸同父异母的大姐去世,引发出一些旧事。然而,很多故事,也只能破碎在历史长河中了。


-------------------------------------------------------------------


我是在念高中的时候,才知道我爷爷的姓名的。一直到我奶奶去世,翻出很多老照片,我才陆续知道一些他们的故事。

我爷爷并不是名人,从某个角度讲,他是个彻底无名的人,连他的去世,迄今没有清楚原因。也许,这将永远成为一个秘密,若干年后,就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了。

但世上最强的关系,恐怕就是血缘关系,所以,我趁着这个机会,要写一点我知道的事情下来。

tanis 发表于 2013-5-28 05:19:34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04: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上,是《文摘报》的一篇小文,因为感觉比较切身相关,所以认真读了一下。

前些日子读晨枫老大的2013中国 ...

最后写的有点玄啊~~~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05:30:16

tanis 发表于 2013-5-27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后写的有点玄啊~~~

很神秘的感觉,是吧?我打算写下来的故事,或许只是小人物在那个大时代的秘密。

我爷爷的故事,是我家最大的秘密。真的,一直到我奶奶去世,我才开始知道一些他的事情,即使如此,每讲到一点情节,老亲戚们都会扯出来至少两个或者以上的版本。

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爷爷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故事很难讲,我要好好想想。

马鹿 发表于 2013-5-28 05:41:14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7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上,是《文摘报》的一篇小文,因为感觉比较切身相关,所以认真读了一下。

前些日子读晨枫老大的2013中国 ...

等故事:D               

西楼客 发表于 2013-5-28 20:18:23

期待继续。我爷爷也是失踪,至今不知结果。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20:26:49

西楼客 发表于 2013-5-28 07: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期待继续。我爷爷也是失踪,至今不知结果。

我正在整理。你有故事么?也讲讲?

西楼客 发表于 2013-5-28 20:40:44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2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正在整理。你有故事么?也讲讲?

亲戚都在外地,一直想找机会问问

禅人 发表于 2013-5-28 21:12:58

期待正文,满眼小星星地坐等哦{:207:}

清风徐来 发表于 2013-5-28 21:16:59

我爷爷是农民。。。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3-5-28 21:24:10

期待



每个家庭都会有故事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9 00:22:00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8 19:56 编辑

奶奶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一)

80年代中,应该是我刚上初中的那一年,奶奶带着我,一起到一个我从来也没有去过的人家,那是一桩白事。一路上,她说了很多我听不明白的话。那天遇到很多尴尬的陌生人,我们送了礼,烧了香,就走了,也没有留下吃东西。奶奶说,去世的是一个多年之前对她有恩的人,所以她应该去表示一下。还有,她当时特地对我说:这些人,其实都算是你家的亲戚。我很奇怪奶奶的口气,我想我家的亲戚,难道就不是你的亲戚么??但当时实在不算懂事,听过就算了。

那年我还惊诧地知道,我们家并不是只有一个姑妈在乡下,我还有一个姑妈在兰州,而且她生了9个孩子,就是说,我还有另外9个从未谋面的表兄表姐!那一年,其中一个表兄回来上海,找父亲帮忙落实工作。后来听说工作的事情落实了,但这位兄弟,并没有借机上门来见过奶奶,因此,我也就没有见过他。

我一直没有见过这些表兄表姐,也没有见过这个大姑妈,前几年传来她肺癌去世的消息,我突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毕竟血脉相连,应该去见见的。但为何我的奶奶,对自家的亲戚如此冷淡?现在她们大家都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彼此还会遇到么?

我奶奶对我这么好,为何一直反对父亲和他自己的大姐家有来往?

最想不通的,为何乡下姑妈对她这么好,她也一直冷冷淡淡的??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我从小很不理解。。。因为我自己很喜欢我的乡下姑妈,在我的记忆中,她一直是那个温和美丽的妇人,从来没有对人大声讲过话。她家一直对奶奶非常恭敬。一年四季,春天的蚕豆,夏天的新鲜芦粟,时鲜的素菜,鸡蛋鸭蛋,就算自己没空,也时常会让人带一些过来。她和姑父两人,每到过年过节,总会过来拜访,姑父看上去比奶奶年纪都要大,但还是那么恭敬。

我的姑妈,她有着那样坦荡的笑容,清澈的眼睛。我的大姨妈,就是我妈妈的大姐,曾经作为旁观者,说过,这是我们家的眼睛。我这个姨妈比我妈妈大十岁,比姑妈稍小一点,基本是同龄人。(要是我记得,我会专门写一篇我的姨妈和姑妈的故事。)

记得我出国前,父亲曾经特意请姑妈全家过来一起吃饭,那一年我父亲还不到60,我奶奶刚到80,姑妈也刚刚70岁。但她还是那样美丽,真的是美丽,除了皱纹多了一些,她的脸还是那么平顺端庄温和。微笑的眼睛,眼角的皱纹,和父亲的一模一样。那天我奶奶没怎么说话,但也笑了很多,好像突然舒坦了起来,奶奶的长相,除了颧骨比较高,脸庞更宽,其实笑起来的那张脸和姑妈很像。我突然不相信她们不是母女俩。

但是这个姑妈,从来没有和我讲起过任何爷爷的故事,我记得那天他们在讨论墓碑的事情,我听到了几句,她对我父亲说,她妈妈去世的时候,她还很小,不记事,她记事以后,记得的就是我的奶奶进门,还有她自己的奶奶,以及后面几年她们如何辛苦支撑慢慢破落的老家。。。那个不快乐的,和奶奶吵架的,后来离家出走了的大姐,她没有多说。。。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9 00:47:56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8 20:19 编辑

奶奶和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二)

爷爷的故事,姑妈不知道,都是别人讲的。我父亲有个大舅妈,就是奶奶的大嫂,和我家很亲近,也只有她,不怕奶奶怪罪,愿意讲一点过去的故事给我们听。她是个极聪明的人,记性也很好,她讲的是第一手的故事,虽然只有边边角角,也可以拼凑出一个大概的样子。

这个舅奶奶,她自己身上也有很多传奇故事,她非常长寿,还亲自带大了自己两个重孙子……不过今天我还是努力回到和爷爷有关的主题吧。

这个舅奶奶,她的丈夫,就是我奶奶的大哥,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末,从苏州来到上海创业,作为一个中等家庭出来的小小读书人,十来年他循序渐进,在同乡同僚的帮衬下,做得还不错,所以弟弟妹妹也很快从家乡出来,跟随这个大哥。一直到那一年,他工作所在的楼房被日本人的炸弹炸倒,他受了重伤。没几天就丢下怀孕的妻子,丢下依靠着他的弟弟妹妹们,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以后,家里的其他人不再愿意住在上海市区,决定举家搬回江苏。他们过了黄浦江,在当时离上海最近的亲戚所在的乡下买房置地,因为当时家里主事的二哥觉得,战争年代,家人活命最重要,还是乡下比较安全。这个乡下地方,就在现在的浦东川沙界内。
他们投奔的这个本家,后来主事的是我奶奶的一个堂兄,这位先生青年时代也在上海讨生活多年,他前面两个女儿都是在市区生的,也是因为战争,才又回到乡下来,这位先生的故事我知道的,比我爷爷的故事多很多,因为他就是我的外公。

日本人轰炸的那年,我奶奶18岁,然后的搬迁,其中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奶奶的婚事。这件事舅奶奶语焉不详,说,其实在日本人轰炸前,基本已经定了人家,是上海人,但那家人后来看到奶奶家主心骨没了,婚事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重新安家的那几年,奶奶在乡下学习新的生活,度过了当时少女们的适婚年龄。她本来是苏州的小家碧玉,后来在上海跟哥哥学艺,也颇接受了一些新思想,而且很不巧,在当时的女子里面,我奶奶属于身材过于高大的(大概有163cm吧),虽然是好人家出生,小时候被大哥惯坏了,一直没有缠脚(舅奶奶自己是个小脚老太呢)。所以,当时乡下好一点的人家看不上她,她也看不上人家。

舅奶奶说,过了21岁,可以挑的人更少了,于是当时奶奶的堂兄,我的外公通过舅奶奶问她,愿不愿意做人家的续弦?他有个朋友,在上海做事,但家里老小都在乡下,就在河那边,15分钟路程的地方。前些年妻子过世了,留下两个女儿。要是愿意,那边就遣媒婆过来。
外公说的这个朋友就是我的爷爷,当时他们都是三十七八岁的年龄,都是风流倜傥的人才,从外公家后来翻出来的硕果仅存的那张爷爷和奶奶的照片来看,我爷爷当时风华正茂,我奶奶比他矮半个头,看上去也很幸福的样子。

我早就好奇估算过,我那两个姑妈肯定都不是奶奶的孩子。
舅奶奶说,姑妈们的母亲本来就体弱,在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染下毛病,后来身体越来越差,拖了几年就去世了。

我爷爷的一家,听上去是从爷爷的父亲那一代,才从浙江北上的,然后从商人演变成乡绅,子弟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区和当年隶属江苏的浦东城厢镇附近。我爷爷是家里的小儿子,送去上海读书后一直在市区做事,乡下当时是他的父亲主事,长兄辅助。
舅奶奶说,我爷爷长得好,人也很正直能干,但是命不好。他和倪家的小姐,的确是非常相配和恩爱的一对,于是老天妒忌了。妻子因病去世后,爷爷开始显得很坚决,坚决不再娶。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终拗不过家里的压力,考虑续弦。

我爷爷选我奶奶是什么原因,我们并不知道。但是舅奶奶坚决地说,因为我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长得颇像那家人家的闺女。那家人家,自然就是我爷爷原配的倪家。

我奶奶看过爷爷的照片,也爽快地对哥哥们说同意这门亲事。

那一年我奶奶22岁。小姑妈11岁,大姑妈17岁。

据舅奶奶说,送奶奶进门的时候,小姑妈是个温顺的10来岁的小女孩,但另外那个大一些的女孩子,已经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龄,十分桀骜的性子,从一开始就和奶奶的个性犯冲,最后她们闹到决裂的程度,女孩子离家出走去了上海。其实还好,上海有她的父亲,但我们都不知道那段时间的事情,到后来再有消息,就是50年代,她和丈夫一家搬去了兰州。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9 04:11:13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9 10:45 编辑

奶奶和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三)
爷爷自己,再婚后他依然常住上海,偶尔回来。舅奶奶回忆说,之后一年,得知奶奶有孕之后,他就基本不回家来了。

舅奶奶说,你奶奶性子硬,脾气犟,虽然长得像爷爷以前的妻子,但个性完全不同。人家那是当年川沙城里大户人家的女儿,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当年娶亲的盛况,从城里到乡下,口口相传,都说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所以奶奶嫁进去以后,日子在人家这样明里暗里对比的眼光下,越发的不好过,又是个要强的脾气,也不和人说,只会自己钻牛角尖。

最不好过的,还是爷爷的态度。舅奶奶说到这里叹气连连,说,大概你爷爷自从你爸出生以后,觉得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完成了,于是就干脆不回老家来了,也没有把母子俩接到城里去。另外,大女儿的事情上或许也让他有点怪罪奶奶,因此不喜欢呆在乡下的家里。他也不想想,自己大女儿和新老婆才差5岁不到,其实都还是大姑娘脾气,谁能服了谁呢?他实在应该做一点调解工作才对啊。

而且,自从父亲出世以后,不知什么缘故爷爷他很久不回家,家道也开始中落,舅奶奶补充说。那些年,眼看着你爷爷家快速的没落下去。太爷爷去世后,你爷爷的长兄是个不管事的,还吸上了大烟。家里的地越卖越少,后来只剩下老的小的守着最后几亩地。不过也好,解放的时候,你奶奶家的成分居然评出来一个下中农。

按当时村里人们的说法,兄弟俩一个在乡下败家,一个在城里,也败家。绘声绘色的还有人对我奶奶说,爷爷在上海有小公馆,而且也吸上鸦片了。吸鸦片的说法后来被外公断然否定了,小公馆的事情也没有依据,外公说他时常去上海办事,最后一次见到爷爷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身体和精神状态很好的中年人,不像是吸了几年鸦片的样子。但是他的确像是有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有一次还拜托过外公照顾他在乡下的家人。事后回想觉得或许他自己已经有预感凶多吉少。


我的爷爷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年春天,死于上海繁华的街头,刚开始传出的死因是疾病暴毙。后来流传出来的消息说实际是被暗杀的,因为致命的是枪伤,不止一枪。
根据他和倪家的关系,外公的亲戚猜他是老蒋的人,是被共党暗杀的。但解放后我奶奶和父亲从来没有遇到过政治问题,我父亲读书很好,还去了市重点高中,之后选择参军入伍,再之后提干转业。他家乡的堂兄后来也一直做共产党的干部。于是又有一个版本传说,爷爷当年早就是亲共的,甚至是个地下党员,不幸黎明前夕被国民党暗杀了。这个说法从感情上,更能够被父亲接受。

不管爷爷是因为什么死的,总之,他死了,而且是横尸街头。当时最悲惨的是,爷爷乡下的那些亲戚,都不敢去替他收尸。后来还是我奶奶那边,也就是我外公在上海的亲戚,去收的人,枪伤的信息,最后也是这个亲戚说出来的。

我猜我奶奶对爷爷这边亲戚的恨意,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件事情。但当时他们的反应,趋福避凶,也属人之常情。

爷爷去世之后留下的孤儿寡母,这些亲戚对她们敬而远之。

所以,为何舅奶奶与我奶奶特别亲近,一方面她是奶奶娘家的亲人,另外一方面,或许因为她们都是年轻的时候失去丈夫,然后独自一人带大自己唯一的孩子的缘故吧?幸好她们都是命很硬坚强的女人。

只是奶奶对姑妈们的冷淡,应该和这些亲戚都无关。或许,奶奶在之后的大半辈子,心里还一直顺不下那口气。我奶奶对大姑妈的态度,来自她对爷爷的恨意,对小姑妈到后来她心里已经很好了,只是面孔上显得淡一些,另外,小姑妈的个性和容貌都太像她自己的母亲了,有时候难免让奶奶心里难受。

我奶奶真是个性很强的人,平时在其他事情上,她算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但她守寡50年,对爷爷家这股子恨意也存在了50年,她变卖所有爷爷家留下的金银首饰,摔碎了他那些年搬回家所有精美瓷器,送掉了他的怀表和书籍画册(有一部分到了外公手里)一直到80岁那一年她亲自为自己选墓碑的时候,还说要独自睡一个棺材。后来,不知为何想通了,或许只是为了不让我父亲为难。她同意将来墓地还是和爷爷合在一处。并且,爷爷的前面那任妻子,我姑妈们的母亲的名字,将和她的并列写在爷爷的名字旁边。

即使这个名字,我奶奶终生都不愿意提起。连我的小姑妈,当时年少也不记得自己生母的名字了,因为传统的妇女,嫁人以后就没有人叫她自己的名字了,大家都只记得一个姓氏。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9 04:18:00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8 21:17 编辑

奶奶和爷爷那一辈的故事

(终)
既然奶奶同意了,真要知道我姑妈的母亲,查出她的名字也不是难事。因为我爷爷的这一位妻子,她是倪家的女儿。她来自一个后来川沙人一直引以为荣的家族。
不,人们并不会记得她,或许也不怎么记得她的父亲做过些什么,但人们都记得她的爷爷很有眼光,很会挑女婿。她有一个姑姑嫁得最好,那个继承了老倪家在中市街的教堂,那个做牧师的外地女婿。她姑姑生的三个女儿,她的三个表姐,她们都选到了好丈夫,她们自己也极有出息。
她自己的父亲眼光未必比她爷爷差,当年也为她找了一个好女婿,但是她和他都没有这个福气,她自己红颜薄命,他后来也惨遭横死。幸好他们的两个女儿,躲开了各种漩涡,后来都得以长寿。
不管怎样,值得欣慰的,那个倪家女婿,我的爷爷还因为另外一个长得酷似她的女子,有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现在也快到古稀之年了。

所以,那一年奶奶去世,我家因此多知道了一头亲戚,虽然和我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但也牵丝攀藤,感觉故土和自己有了更大的联系。。。
我父亲是个淡泊的人,况且退休多年,既然以前淡漠各种亲戚来往,将来也不会有所改变。我父亲最骄傲的,他觉得这大半辈子的成就都是自己从零开始打拚出来的,并没有依靠任何后台和关系。

因为有宋氏姐妹,所以倪家在浦东的历史被研究的很认真彻底。但是除了我们一家,大概已经没有人会去纪念我爷爷家传说中美丽的大家闺秀。这位和我奶奶长得很像,留给我一个美丽的姑妈的奶奶。
她和爷爷的名字,或许只有我们每年去扫墓时才会看到。他们都是红颜短命,但他们活着的时候也应该有过幸福的日子。



补充的后记

爷爷和奶奶的关系,我不加评论,但是爷爷幸运的是有一个好朋友,那就是我外公,他实践了照顾朋友的家人的承诺,并且,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他朋友唯一的儿子。我外公,是在我父母结婚后,我出生前的那年春天去世的。比他的朋友多经历了20多年人间风雨。

我爸爸的大舅妈,那个讲故事的舅奶奶,坚持见证了我爷爷奶奶的故事,在我奶奶去世的第二年,她在自家的床上睡梦里过世了,那年她99岁。

我那个美丽的姑妈已经过八十了,身体康健,和我父亲经常互相串门,她那个当年靠舅舅终于摆脱了农门的儿子,今年刚升级为爷爷,所以,姑妈现在是太太了。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9 10:30:23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5-29 10:47 编辑

禅人 发表于 2013-5-28 0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期待正文,满眼小星星地坐等哦

基本上写完了爷爷和两个奶奶的故事,云里雾里的。其实,也就是搞清楚了自己得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原因。

突然感慨万千,一不小心,这个世界可能就根本不会有我这个人。

兴致所至,一口气写下来的,晚上检查了一遍错别字,又小改了几处。姐姐就随便看看吧。

@雪个 @马鹿 @清风徐来 @tanis @西楼客 @云淡风轻
谢谢大家关心,我写完了。

清风徐来 发表于 2013-5-29 10:42:33

写的精彩!

看了你奶奶的故事,发现个性好对于婚姻来说太重要了。

马鹿 发表于 2013-5-29 10:42:58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2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上写完了爷爷和两个奶奶的故事,云里雾里的。其实,也就是搞清楚了自己得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原因 ...

很多大家族经济条件好,人多,因此故事也多。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3-5-29 11:07:10

那年代的故事,坚毅个性强烈的女性,总能坚持到最后!

雪个 发表于 2013-5-29 11:12:28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5-28 18: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上写完了爷爷和两个奶奶的故事,云里雾里的。其实,也就是搞清楚了自己得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原因 ...

我家祖辈的历史就太难弄了,不是原配续弦的问题,是大房二房之类的事。我好像是个对这些没什么兴趣的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读到这一小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