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听歌随笔】Power of Love -- 不为情怨,不诉情伤 (六)
本帖最后由 如若 于 2013-4-4 07:46 编辑http://lianzidi.com/COFFdD0xMzY0OTkzMzg4Jmk9MTIuMjMuMTUxLjc0JnU9U29uZ3MvdjIvRjcvMDMvNDUzMThfMjYwMF/C3rTz09MtuqPJz7uoo6i087rPs6qjqS5tcDMmbT00MTAyMDY5Y2UzYzg2MGZmNDhkYzk2ZWY2M2U2N2JkMSZ2PWxpc3RlbiZuPbqjyc+7qCi087rPs6opJnM9wt6089PTJnA9cw==.mp3
如若按:这篇原是写The Power of Love这歌的, 09年的11月5日前后。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用的
安德烈版的此歌,我最喜欢的版本。下篇配的海上花。 文字和张爱玲有关,有感其
坎坷的一生。女怕嫁错郎。
******************************
【原创听歌随笔】Power ofLove -- 不为情怨,不诉情伤
语曰: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
我说,不必为情死。可于冬日深处泣尽而眠。待雪化时,开花。
---- 题记
(六) 一朵花的地老天荒
上个世纪,有个韩子云,以花也怜侬的名字写了一本名为海上花列传的吴语小说。
后来有个女子叫张爱玲,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平实和白描手法。先是注译了白话版本的海上花,一卷花开,一卷花落。继而又着手这书的英文译本。从她开始,海上花列传,终以海上花的名字传播天下。
1986年,人称音乐教父的罗大佑从美返台,推出一首,海上花,歌手甄妮演唱。
1989年,海上花收入罗大佑著名的那张专辑--告别的年代。成就一个经典的演绎。
1995年,被收入罗大佑自选辑--第三张。
而这些都发生在我知道海上花这名字以前。
四年前,因为某个契机,终于结识了罗大佑的这首老歌。听后,怀疑自己是被隔离在时光以外了 ,居然一直一直和这份耀眼的美丽失之交臂。海上花的旖旎、绮丽与柔美,是罗大佑的任何其它一首作品都无法比拟的。再有就是那份深藏在旋律里一寸寸一缕缕洞穿肺腑的哀伤。一反他的平实,犀利和前卫。林夕说:“悲到荼蘼,而在海上花里,如果也有悲,怕是已经在荼蘼以后,如果也有哀,那么丝丝哀已如同烟,飞起,飘逝,遁去,也不要留下可寻的踪迹。”
根据网上的查到的资料,
-- 张爱玲于1973年定居洛杉矶
-- 海上花这首歌应该是1985,1986 年罗大佑在美国调整身心时期的作品。
-- 三毛以张爱玲胡兰成的爱情故事为蓝本的滚滚红尘的电影剧本于1989年,或更的时间完成。
-- 1990年罗大佑推出滚滚红尘一曲。同年,电影滚滚红尘获多项大奖。
相信三毛为创作滚滚红尘收集那些散落的素材, 呕心沥血。在吟咏张爱玲的劫难和遁尘的故事里, 三毛又暗暗偷渡了多少自己的爱恨,眼泪,伤恸和魂灵在其中。
坊间谈论滚滚红尘的文字评述随处可见。涉及海上花这首同一时期的作品却少得可怜。
我个人以为罗大佑的海上花是写给张爱玲的歌。唱的是她的爱和情。也许这两代性情奇人有缘曾在美国相见,一叙各自在天地间的怆怆然和孤孤单。大家之所以都缄口不语是因为复杂的背景。这世上的人事布满了荆棘,稍不留神就会被刺得遍体鳞伤,血流如注,钻心的疼。所有的人都需要一个梦想,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躲藏。
是这般柔情的你/给我一个梦想/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盈盈的荡漾/在你的臂弯
是这般深情的你/摇晃我的梦想/缠绵象海里每一个无名的浪花/在你的身上
睡梦成真/转身浪影汹涌没红尘/残留水纹空留遗恨/愿只愿他生/昨日的身影能相随/永生永世不离分
是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梦想/仿佛象水面泡沫的短暂光亮/是我的一生
四年前,听清楚了她的旋律;四年后,听到歌声深处海上花开, 心裸露的痛楚。记录一份美丽,曾经欢喜着绽放,终于荼蘼风干的传奇。
深深包藏在最安全地方的殇恸和心事
以一朵花开的方式为红尘唱一曲
地老与天荒。
RR 11/5/2009 如若的文字,竟是这么美。。。谢谢{:237:} 深深包藏在最安全地方的殇恸和心事
以一朵花开的方式为红尘唱一曲
地老与天荒。
----------------------------------------------------
这么美的意境,经常会让我无言。
谢谢如若。 @Highway
老轧这是打算把偶麻翻了,做人肉包子下酒?
;P;P 如若 发表于 2013-4-5 2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ighway
老轧这是打算把偶麻翻了,做人肉包子下酒?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嘛。
对付文艺女青年,这是最惠而不费的手段了。。。:loveliness: Highway 发表于 2013-4-5 2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嘛。
对付文艺女青年,这是最惠而不费的手段了。。。 ...
文艺女青年这头衔儿适合那些叫你"轧叔"的小朋友们。偶知道你把金币穿肋骨条儿上。。
偶考虑啥时得在老轧面前自毁形象一下。。:lol
以狂野的新形象横空出世。。? 本帖最后由 山远空寒 于 2013-4-8 21:54 编辑
大致听到过一点张爱玲,如果不介意,我说几句,全凭记忆,不准。
她最初在上海租界有过一段日子投稿为生,大致是是柯灵和程蝶衣,发掘的她。那会儿她手底下写的快,读者也爱看,基本上她比较好的作品都是那个时候出来的。后来因为稿费的问题,和杂志的老板,大概是柯灵的老板吧,闹的不愉快,两个人还在《海报》(一个上海的小报,发行量比较大)上各自发文章骂战过几场。于是张爱玲转投苏青办的杂志(具体名字忘记了,第一期文章大部分是汉奸和老婆们写的,办杂志的费用也是汉奸老婆们出钱比较多),有一篇名字就叫做《我与佛海》。当然,苏青当时办杂志并不是想帮汉奸做工,她是想依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毕竟女人那个时候想要养活自己很艰难,苏青甚至拒绝了给领导当秘书,做个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张爱玲在这方面也不错,后来上海全部被日本占领后,汉奸有个什么文学会,让她去参加,她没去。这也要点勇气和胆量吧。
毁就毁在张爱玲长的不够美,可是她看书多,那会儿子写的爱情更是跟真的恋爱过一样。遇到有个帅哥,使劲儿的,不要脸皮的猛追,没经验的她内心顶不住,爱上了帅哥。(假如张爱玲长的美一点,经常有人追,那个汉奸狗腿怎么会轻易追到。)这也是张爱玲一生悲剧的开始,为了这个负心郎,张爱玲付出了全部。
后来张爱玲去了国外读书,大致是她抗战前拿到的奖学金依旧可以用。后来她的日子就不好过啦。那会儿和胡适在美国相遇,胡适的日子也艰难,帮她的能力有限。再后来张爱玲嫁给了一个比她大的多美国马克思主义者。大致是1980年代,她重新在台湾火起来的时候,好多台湾人希望她去台湾。她没有搭理。反正是很穷,潦倒。直到1996年左右(具体那一年忘记了),她穷到只能住进最便宜的旅馆,穷困而死。
山远空寒 发表于 2013-4-8 2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致听到过一点张爱玲,如果不介意,我说几句,全凭记忆,不准。
她最初在上海租界有过一段日子投稿为生, ...
说得中肯呢。再多说两句。
长得不美的女生是大多数,
张这个人,挺傻挺实在。人情事故上算不开。在很多人眼里算得上蠢了。。
王小波说,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除了爱。
她的故事,似乎是绝佳的脚注。所以她败得一塌糊涂。
遇人不淑啊,后世女子的警世之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