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AMIP 发表于 2013-2-25 15:59:24

中国最早的马镫

本帖最后由 京华烟云AMIP 于 2013-2-25 16:02 编辑

这是一个1958年湖南长沙金盆岭出土的骑吏俑,笔者拍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俑为西晋时期作品,骑吏头戴高冠,身着长衣,一手持简册,一手握住马头上的长角,神态肃穆端坐于鞍上。



马体矮小,马头上有饰物,古代称当卢,有辔无恒,头顶上有弯曲的长角,是特意装上的,可能是供骑者扶手,起缓绳的作用。马颈前佩有“挡牌”,类似现代汽车或摩托车的挡泥板,以遮挡前面飞溅的泥水。

马背上设有高桥马鞍,尤其只得注意的是,鞍左前缘上系着一个三角形的东西,据猜测是为了供上马时踏足之用。许多学者认为,这个东西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马镫存在的证据,对研究马镫起源及其演进有重要意义。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单镫并非骑行使用,它只是供骑手上马时用,所以它和严格意义上马镫的功用是截然不同的,此前人们也曾发现年代更早(起码公元二世纪就已出现)的脚环,这是一种悬挂在马鞍的一侧,起帮助骑手上马作用的环状物。

反对单蹬就是马镫的学者认为,脚环或单蹬都是是单只的,而严格意义上的马镫是成对的,前者仅仅起帮助人上马的作用,骑行时骑马者的脚不能放在脚环或单蹬里,否则会使身体失去平衡,妨碍骑马,而马镫不仅能帮助上马,最主要的作用是在骑行时支持骑马者的双脚,以使骑者在马上容易掌握平衡,甚至解放双手做出各种动作,这点对于来自农业区域不擅骑射的汉人骑手尤其重要。

双蹬在中国出现得更晚一些,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南京象山的东晋琅琊王氏墓地出土了一件有双马镫的陶马,年代鉴定为永昌元年即公元322年以后,被认为是出现较早的中国马镫。至于双蹬的实物,1965年人们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



此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吉林市郊帽儿山墓地也出土了一副马镫,但具体年代无法确定,大致在南北朝时期。



从考古结果来看,起码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实用马镫在西晋至东晋期间出现,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当然,今后如果发现了进一步证据,马镫开始的使用年代也许还能再提前一些。

猫元帅 发表于 2013-2-25 16:07:51

再早可能够呛。

否则不会到了西晋时代还是跨骑。

ccqi 发表于 2013-2-25 16:59:18

骑兵好帮手哦

sergio 发表于 2013-2-25 21:16:03

西晋果然是菜,北方游牧民族没有马镫,居然还被打得退到长江以南。

老芒 发表于 2013-2-25 22:14:52

文章看着眼熟,貌似是某位师兄的作品,嘿嘿,不过他的文章应该更详细。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3-2-26 00:16:45

马颈前佩有“挡牌”,类似现代汽车或摩托车的挡泥板,以遮挡前面飞溅的泥水。

这个存疑。没骑过马不懂,但是看起来更象别的

hotwing 发表于 2013-2-26 09:42:46

三国时,武将能够在马上用兵器格斗,是否能推论当时也应该有马镫,否则无法解放双手.

feathers 发表于 2013-2-26 11:29:55

hotwing 发表于 2013-2-26 0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国时,武将能够在马上用兵器格斗,是否能推论当时也应该有马镫,否则无法解放双手. ...

三国演义是上说武将能在马上使用兵器,但三国演义写于元末,并且已经由作者艺术化了,不能为证。真正能作为凭据的还是三国志这样的史书+考古发现(比如说曹操墓中发现了一对马镫)。

船长阿道克 发表于 2013-2-26 19:22:27

据说马镫以前是两侧的上马绳。只是原物不好保存,所以看不见了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3-2-27 00:55:42

sergio 发表于 2013-2-25 08: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晋果然是菜,北方游牧民族没有马镫,居然还被打得退到长江以南。

那是因为西晋上层自己胡来

草蜢 发表于 2013-2-27 02:13:48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3-2-27 00: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是因为西晋上层自己胡来

说说为啥北魏亡了吧。{:209:}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3-2-27 02:35:44

草蜢 发表于 2013-2-26 1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说为啥北魏亡了吧。

别着急,慢慢来,我才刚完成刘宋,等完成了南朝再来扯北朝吧啊。

feathers 发表于 2013-2-27 09:47:47

feathers 发表于 2013-2-26 1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国演义是上说武将能在马上使用兵器,但三国演义写于元末,并且已经由作者艺术化了,不能为证。真正能作 ...

只是举个例子,曹操幕到底在哪里还一直在打口水官司。文学作品不足为据,考古发现是最有力的证据。

毘沙门 发表于 2013-2-28 10:36:52

老芒 发表于 2013-2-25 2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章看着眼熟,貌似是某位师兄的作品,嘿嘿,不过他的文章应该更详细。

西西河文摘?

这种讨论实物类的文章,主要内容大概都来自于考古报告或者博物馆的展品说明,除了专门搞考古的,俺还真没看出几个人能写出花来,科普一下而已,没大问题就算不错了。

老芒 发表于 2013-2-28 10:39:57

毘沙门 发表于 2013-2-28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西河文摘?

这种讨论实物类的文章,主要内容大概都来自于考古报告或者博物馆的展品说明,除了专门搞考 ...

{:191:}知道我的专业出身你就不奇怪啦。

hotwing 发表于 2013-3-1 10:04:45

feathers 发表于 2013-2-26 1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国演义是上说武将能在马上使用兵器,但三国演义写于元末,并且已经由作者艺术化了,不能为证。真正能作 ...

三国志说"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关羽要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在马上没有一个稳定的发力点是不大可能的,相信应该是有马镫或是类似的东西.

京华烟云AMIP 发表于 2013-3-1 16:50:21

hotwing 发表于 2013-3-1 1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国志说"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 ...

稳定的发力点不一定只是马镫,高桥马鞍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而这东西起码在东汉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比如雷台汉墓的陶俑就是例子。

关羽刺颜良,用的武器大概是矛槊一类的中长兵器,骑兵用这种武器时,通常都是把单手持矛同时将矛夹在腋下以便固定,借助马的冲击力来那么一下子,那么另一只手在冲击的时候就可以扶着鞍桥稳定身体。

hotwing 发表于 2013-3-1 21:53:36

京华烟云AMIP 发表于 2013-3-1 16: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稳定的发力点不一定只是马镫,高桥马鞍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而这东西起码在东汉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比 ...

您说的有一定合理性,但总感觉这种来一下子的冲击模式,更适合大规模冲阵或是欧洲式的武士决斗,不适合这种靠个人武力的突袭,因为这种方式虽然很猛烈,但太缺少变化,千军万马中不容易得手,侥幸得手后也是不好脱身。

临淮关 发表于 2013-4-8 12:44:30

匈奴不设马镫。。。可能因为他们是从马屁股后面上马的习惯。。。曾经看见过蒙古人从马屁股后面一跃而上的情景。。。

假如十八 发表于 2013-4-9 14:04:50

金盆岭出的居然不是洗脚的陶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最早的马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