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otango 发表于 2012-12-21 11:27:53

从现象看国内熟练工人的收入增加

虎大在“一叶知秋——经世济民之学在中国(10) ”的跟帖中提到:
“中国的不公平现象有两种:一种是官僚阶级和工人之间的不公,这是千分之一和千分之999之间的不公,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和19世纪的英国是一样的,主要是普选权的推广;后一种是中产阶级和农民工之间的不公,这是顶层的20%和底层的20%之间的不公,是技术造成的。”
从我最近两年的观察来看,在一线大城市,这种中产阶级和熟练农民工之间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

2008年我决定离开丹麦时,一个丹麦师弟在饭桌上问我:你为什么要回国呢?
我说:你看,一个在中国做ICT行业的中产阶级和丹麦的同行税后收入相当(税前收入差一倍,他们交了50%左右的税了),
但是中国的各种服务业价格比丹麦低的多(我在中国理个发20-30块,丹麦合人民币180-200块),所以我回国的生活质量会比这里高得多呀。
师弟:但是中国发展这么快,服务业人群的收入也会快速提高,未来服务的价格会跟丹麦差不多的。
我:中国人口这么多,劳动力过剩的状态会持续很多年吧?(心想怎么可能这么快!)

时间过得真快,感谢高校胡乱扩招和计划生育,在年轻劳动力总体供给逐渐减少的条件下,大量进了各种野鸡大学(2、3本)的同学们成为了不合格的所谓白领,进一步减少了体力工人和技术工人的供给,同时高校录取门槛的降低和训练难度的下降导致非熟练白领工人的供给过剩而合格的白领工人依然没有增加。导致现在所谓白领的起薪比几年前基本没有增加,由于通胀反而下降了。而农民工从事的各种职业,不管技术含量高低都大幅上升。我身边的例子:
从事清洁的钟点工,比较认真负责的月入4千;
月嫂,收费至少7千/月, 高级的上万;
装修工人,300/天;
装修队工头,公司给的底薪9000/月,加上各种提成,一年20万不成问题。
据说在制造业里也是这样, 现在熟练技术工人的收入显著高于小白领,比工程师也差不多。

所以这种“中产阶级和农民工之间的不公”并没有随着技术的发展继续扩大而是在随着供需的变化缩小。
当然,若果这种不公指的是从事金融业的工人和其他大多数实体行业工人的收入差距,那确实实在继续扩大。
北京一个股份制银行的支行(基本上是一个营业点,连该区的支行都算不上)总经理的收入是工资200-300万/年,不算其掌握的大量可支配经费,一个民间信贷公司的项目经理收入也是这么多。至于金融街那些做PE、VC的就更不知道多少了。

飞翔的芦苇 发表于 2012-12-21 12:37:28

    看多了gordon的回复,看得发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为什么你说的和我见得都对不上?我大学时候班上的男生都是县城农村的,因为上了大学现在才在北上广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如果不上大学,能做什么呢?
   说的都是虚话,好像有点道理,其实没有多少用处。

飞翔的芦苇 发表于 2012-12-21 12:51:28

    什么叫工农子弟?什么叫脱贫?你问问爱吱声网站的所有网友,父母祖父母是不是工农?有几个出身于非工农?通过教育有没有和以前有所提高?
   你自己的知识面很狭窄,又不肯实地去调研,老说一些是是而非的拍脑袋的话,有点不够理性。
   本来想和楼主探讨一下,因为楼主的论述和我所见几乎一样,被你楼歪的够呛!


   

gordon 发表于 2012-12-21 13:04:05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2-21 13:11 编辑

飞翔的芦苇 发表于 2012-12-21 12: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叫工农子弟?什么叫脱贫?你问问爱吱声网站的所有网友,父母祖父母是不是工农?有几个出身于非工农 ...

我把我说的屏蔽了,听听别人的意见,兼听则明 嘛,预防受到我思路的干扰。

假如十八 发表于 2012-12-21 13:14:14

飞翔的芦苇 发表于 2012-12-21 1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多了gordon的回复,看得发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为什么你说的和我见得都对不上?我大学时候班上的男 ...

人家是学石康的人

飞翔的芦苇 发表于 2012-12-21 13:31:54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芦苇 于 2012-12-21 13:47 编辑

    最近和一些邻居在拼车,固定的一个上海中等大学计算机本科毕业,30岁,小型日企工作8年,工作在陆家嘴,技术员,男,1万左右,内向宅男。
   另外一个女,32岁,工作在南京西路,财务,中级会计师。省级财经大学自考毕业,当过当地幼师,短暂的做过政府编外人员,后来自学英语口语,来到上海,一直在金融外企财务工作,月薪1万5,给人的感觉坚定、外向、好奇且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一直想找更高薪水的工作,目前刚谈好一个外国律师行的财务,月薪3万,很开心,她的目标就是高薪,而且这几个月一直在研究目前财务领域能开出高薪的企业,结论就是奢侈品、咨询业和做并购业务的律师行,结果很快就找到了,能力很强,明年要考注册税务师。
    而我那些博士毕业做研发的同学,一般都1万左右,如果不幸进了高校,就是6千到1万,而且是好学校6千,差学校1万,最好的一个主持一个外国小型研发中心,年薪25万,从薪水角度上,还不如做财务的自考。
    楼主说的服务业薪水,差不多是这样。装修工,一般在200-300之间,包括木匠、地板安装、水电工之类,行情如此,但是工作环境恶劣,噪音粉尘极大,衣服肮脏,估计大部分大学生受不了这个苦,而且由于自身知识缺陷,一般没有很好的规划,挣了钱赌博的很多,因为没有太多的娱乐,也不知道用钱做什么。
    但是制造业薪水,不高,我在打篮球的时候,会有意识的和那些小朋友聊天,中船三井,荣威汽车,上海电气,普工工资大概在4千至6千,据说非常累,而且远离市区,除了上班干活,下班打球,就没有别的娱乐了,虽然想去市区碰运气,但是市区高昂的房租和消费又吓退了。
    河南由于自身发展和富士康带动,皮鞋厂、服装厂月薪差不多2000以上,已经和低级公务员薪水差不多了,但主要的是在里面干就像机器,没有前途,工人流动性很大,都是干一段觉得很烦就跳槽了。
   

假如十八 发表于 2012-12-21 13:38:22

飞翔的芦苇 发表于 2012-12-21 13: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和一些邻居在拼车,固定的一个上海中等大学计算机本科毕业,30岁,小型日企工作8年,工作在陆家嘴 ...

第二个是人生偶像啊!

alexjak 发表于 2012-12-21 14:04:54

是啊第二个例子确实很厉害

飞翔的芦苇 发表于 2012-12-21 14:24:51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芦苇 于 2012-12-21 14:33 编辑

至于行业的差别很大,身边的例子:
风投基金副总经理,复旦硕士,注册会计师,男,36岁,80万
民企化工公司研发部,清华博士,高级研发工程师,男,36岁,50万
世界顶级化工企业上海分公司,清华博士,女,高级研发工程师,31岁,30万

金融企业由于其在经济中独特的地位,薪水超高,而如果有一定资历的研发人员,如果有可靠产品和项目支持的话,薪水也较为可观。

morgansys 发表于 2012-12-21 23:55:58

学习第二个不断奋斗的精神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12-22 15:03:43

现在很多蓝领的工资确实比以前高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物价会高不少。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2-12-22 16:45:45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12-22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很多蓝领的工资确实比以前高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物价会高不少。




物价高:
所有的工业制品没有明显上涨,农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趋势不可避免。
所谓白领阶层的生活水平会有所下降,但蓝领、农民收入上升,总体来说是好事。

黯影 发表于 2012-12-22 17:50:07

本帖最后由 黯影 于 2012-12-22 18:47 编辑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2-12-22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物价高:
所有的工业制品没有明显上涨,农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趋势不可避 ...

以ict为领头羊,几乎所有工业品价格都是下降的。当年大哥大一万,现在iphone冲五千话费直接就送你.我清晰的记得我小学时有一年装固定电话费初装费从3000块大降,电话才开始大规模普及。产业的变迁跟什么行业比别的辛苦一点关系都没有,论劳动量大家都挺辛苦的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12-23 20:14:10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2-12-22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物价高:
所有的工业制品没有明显上涨,农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趋势不可避 ...

可你忘了一点:中国现有水平的制造业,会因人力成本上升而遭受重大危机。这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中国一点也不是好事。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2-12-24 10:40:20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12-23 2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你忘了一点:中国现有水平的制造业,会因人力成本上升而遭受重大危机。这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中国 ...

你无法改变人力成本上升的趋势。人力成本不上升,企业主不会主动投资于技术升级。成本上升,不能
升级的大量企业会死掉。 人类是充满惰性的,没有危机就没有改进。

西风陶陶 发表于 2013-1-12 14:50:08

欧洲、美国这一轮危机就是金融危机,金融的基础是信用。中国呢?
掌握资金分配的应该是什么人,他们创造了什么,应该收获什么,中国还能再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现象看国内熟练工人的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