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前天 07:02

安世之乱把荷兰自己边缘化了

11月8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中方已经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赴华磋商的请求。但发言人也说,截至目前尚未见到荷方在停止侵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和恢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方面的实际行动。

发言人说,希望荷方表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尽快实质性提出建设性方案并采取实际行动,以及停止用行政手段介入并干涉企业内部事务。

11月1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会谈时指出,安世半导体问题的根源是荷兰政府不当干预企业内部事务,并表示希望德国发挥积极作用,敦促荷兰政府尽快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做法。

据报道,安世中国已经开始有序恢复对欧美车厂的芯片供应,但军用芯片依然禁止出口。

彭博社则报道,由于美国推迟“50%穿透性规则”和安世中国恢复供货,荷兰政府准备搁置此前授予的阻止或更改安世重大企业决策权的部长令,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

安世之乱就算完了吗?不见得。余波还将激荡很长时间。

荷兰政府在安世之乱里面子、里子丢尽,这已经不是人们关心的事了。荷兰在欧盟内“传统黑手”位置不保,这也是很可能的。美国的“50%穿透性规则”是荷兰侵吞安世的直接诱因,美国的“50%穿透性规则”推迟一年实施,但推迟晚来了一个月,否则估计荷兰也会进一步拖延,得罪中国毕竟是门槛很高的举措。

荷兰本来料定中国无可奈何,只能在抗议、威胁中被动地接受。荷兰可以在扯皮中维持现状,直到情况更加明朗的时候再做最后决断。安世中国直接独立和禁止出口肯定出于荷兰的意外,极大地复杂化了荷兰对下一步的谋划,荷兰这才意识到事态的复杂性超过预料,在向失控的方向发展。

荷兰大选进一步增加了复杂性,毕竟荷兰内政的第一要务依然是应对强势的极右势力。中左派当选不算太意外,极右的维尔德斯的自由党大幅度丢失席位是个意外,但极右压力依然强大,这才是荷兰新政府的第一优先。

大选换届后,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中间派执政。极右不仅疑欧,也疑美,高调提出的是主权至上的“荷兰优先”。不管荷兰政府如何辩解,部长令受到美国“50%穿透性规则”的直接影响,从部长令颁布到撤销的时机就一目了然。鼓吹“荷兰优先”的极右派不可能不借题发挥,“荷兰主权受到美国操控”是有力弹药,荷兰政府闯下欧美车厂供应链大乱的大祸更是软档。这个例子还可能成为欧洲各国疑欧派的有力弹药,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在“亲美卖欧”方面越来越“不像话”了。

更重要的是,侵吞安世损人不利己。

荷兰政府引用的《物资供应法》是针对战时情况下,敌对国家控制关键物资供应的情况。荷兰不敢称中国为敌对国家,车规芯片是否算关键物资也不好说,但荷兰政府的作为直接打乱了车规芯片的全球供应,非但没有保证供应,还直接造成断供,并且无力在荷兰控制下恢复供应。

安世的封测产能有70%在中国,海外的30%无法满足安世中国停止出口后的缺口。新建封测产线没有一年半载不可能,现有封测产线扩产也谈何容易。由于安世的封测业务主要在中国,在海外新建产线和扩大产能可能还离不开安世中国的技术支援。安世之乱后,这当然不可能了。

要建造新线或者扩产,也需要投资。荷兰安世的产权状态未定,自有资金不足,筹款投资都有“钱从哪来”的问题。荷兰政府甚至欧盟可以出资,但这带来一系列政府与公司的关系问题。政府直接向公司投资有很多门槛需要跨过,更何况荷兰法院也只是判决冻结闻泰的产权和管理权一年,一年后怎么办并不明确。荷兰安世未必有这个时间可以等政府走完过程。

更糟糕的是,用户肯定等不及,大批欧美车厂已经接近停产边缘。

荷兰安世从10月26日起,停止供应安世中国晶圆,试图用焦土政策逼迫安世中国就范。但安世中国意外宣布,库存可以保证年底之前的产品供应,明年起计划转用国产晶圆接上供应链。

这就成为一场赛跑,而时间不在荷兰安世那边。

在安世中国方面,同在闻泰旗下的上海鼎泰匠芯是上海市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超过12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一座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晶圆厂。项目规划产能10万片/月,其中一期4.5万片/月,二期3.5万片/月,三期2万片/月,提供0.18um到0.11um多种技术节点的可定制工艺选择,实现Power Discrete、PowerIC、Analog Logic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为全球用户提供半导体通用及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

闻泰此前表示,鼎泰匠芯12寸晶圆实现了MOS工艺平台升级,成本和产品性能极大优化,产品由40V逐步向中高压 MOS产品系列拓展,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向48V平台架构演进。新一代 MOS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供应链,将在2025年下半年(预计10月份)开始量产交付。

安世之乱之后,鼎泰匠芯必须疯狂加速产能爬坡,但这比荷兰安世除了“正在探索其他方案”、并无具体方案和时间表的起点高多了。

现在安世芯片的设计主要还是在荷兰总部进行。但现有车规芯片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不仅制造上相对简单,设计上也相对简单。控制车窗上下、LED车灯的开关亮度色彩,能有多复杂?安世中国有能力设计、制造“功能等效”的替代产品,绕开荷兰安世可能设置的IP障碍。

产品认证是一个挑战。恰好,中国组建了车规芯片认证测试设施。用户是否认可“中国认证”的安世芯片在于一念之差。如果安世中国愿意提供足够的质量和问责担保,在芯片断供的威胁面前,用户或许愿意立刻马上大批转向安世中国的替代芯片。

事实上,荷兰安世也有新建产线和产能扩大后的产品认证问题,只是荷兰安世的认证挑战在下游,安世中国的认证挑战在上游。

中国市场占安世的半壁江山,荷兰安世已经面临丢失具有最强活力的中国市场,如果安世中国追杀到欧美市场,荷兰安世就没有生路了。

更重要的是,车规芯片正在转型中。AI和智驾当然是一大动力,集成化是另一大动力。现在汽车上几百个小芯片通过车载网络互联,把车上无数功能管起来。把几百个小芯片的功能集成到少量甚至单一的大芯片,在成本、性能、可靠性方面都是大跃进。

芯片功能集成化在手机行业已经是常规,在车辆上也将是常规。这需要全新的晶圆到封测的产线,闻泰在相关方面的推动正是引起荷兰政府和荷兰安世警觉的因素,因为荷兰安世现有的产品结构和产能还是围绕着分布式小芯片架构的。从设计到制造把重点转向中国,在客观上将边缘化荷兰安世的地位,荷兰政府要保护的其实是落后产能。

鼎泰匠芯-安世中国的新产能组合还面向汽车业界的48V化。提高电压有利于降低车载电机的体积重量,适合快充快放。即使在内燃机汽车上,48V也开始大量使用,便于“轻混动”,有利于发动机辅助启动、加速助力、能量回收。这是欧洲汽车电动化转型迟缓后内燃机“延寿”的救命符。

闻泰和安世中国实际上把国产化和产品转型两步并一步,荷兰安世要完成转型,不仅有时间和技术问题,也有“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在闻泰已经箭在弦上的时候,荷兰安世没有时间“等靠要”。

在伙同荷兰政府对闻泰突然袭击之后,荷兰安世突然发现进退失据,实际上黔驴技穷了。

路透社11月6日报道,安世荷兰总部在声明中表示,公司在其他国家的工厂仍在正常运营,安世中国不受荷兰总部控制为不实消息,同时提醒用户:公司无法保证10月13日后在中国生产的芯片为正品,而且符合质量标准。

驳斥安世中国不受荷兰总部控制为不实消息,好比一对打到大庭广众的冤夫怨妇中,掌管锅碗瓢勺和房本的一方大喊“离婚、分家”,另一方说“不实消息,还是我在管家”。值得注意的是,荷兰安世在质疑安世中国现在用德国和英国晶圆生产的芯片不保证是正品,可能暗示不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这是下三滥的,也是没用的。除了事实独立,安世中国今天生产的芯片与昨天没有不同:同样的晶圆来源,同样的产线工艺,同样的产品设计和分销渠道。荷兰安世只是在挽尊,试图在舆论上夺回主动权:“我才是真安世!”

荷兰安世质疑新产品的质量和认证资格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认不认这个道理不取决于荷兰安世,而是取决于世界各地的用户。质保和售后服务不是问题,安世中国能提供。欧美汽车公司在感情和习惯上可能更愿意荷兰安世补上安世中国禁止出口后的缺口,但需要立刻马上,而不是4-6个月甚至一年之后。那时停工工厂坟头上的青草都枯了。

安世中国已经把分家后的小家安排好了,荷兰安世还没有,而且安世中国将成为头号、也是最危险的竞争者。

荷兰政府可能会回到要求闻泰出售安世股份的老路,这次闻泰未必不同意,但出售的安世里不可能包括安世中国。这牵涉到资产和债务分割等烂事,还将牵涉到客户关系、分销渠道、竞争条款。时间是一个大问题,在荷兰安世与安世中国反目成仇、荷兰安世前途高度不明之后,谁来接盘是更大的问题。

安世品牌权是另一个问题。闻泰和荷兰安世之间谁都不会轻易放手,用户之间谁都知道两边的底细,最后可能是协议下各自重建品牌,比如“中安”、“荷世”什么的,反正安世本来就是飞利浦半导体到恩智浦到安世一路过来的,再换一次品牌不是大不了的事。然后两边楚河汉界,大战三百回合。

现在安世中国恢复芯片出口,但只是对“符合条件的用户”回复出口。军用用户肯定不符合条件,民用用户只有中国才有权决定是否符合条件。安世中国要是以荷兰安世停供晶圆为理由,节约使用库存晶圆,选择性供应用户,也完全正当。荷兰安世恢复供应晶圆都难,既无法控制安世中国的产品流向,缓解欧美车厂的燃眉之急,又帮助安世中国平顺过渡到鼎泰匠芯的国产晶圆,自掘坟墓。这是无解的两难。

荷兰的深层动机是确保安世及其代表的芯片技术不离欧洲。在工业4.0时代,欧洲落伍了,安世代表所剩无几的阵地。美国推迟“50%穿透性规则”也只是推迟,荷兰走出了最困难的一步,但还是缩回去了,原因就在于闻泰和安世中国的前景在惨胜和大胜之间,而荷兰安世的前景在小败和惨败之间。继续一意孤行已经只有“失”,没有“得”了。

荷兰政府不敢面对中荷关系全面恶化的后果。80年代初中国相对于西方的综合国力远远不及现在,荷兰因为向台湾出售两艘潜艇,遭到中国严厉制裁,尝到苦头,被迫承诺停止对台军售,影响波及整个欧洲。

现在荷兰侵吞中国资产,中国除了禁止安世中国产品出口、谴责荷兰政府“一意孤行”之外,还没有施加任何政府层次的制裁,荷兰乃至欧洲已经感到脖子后一阵比一阵发冷。此事的影响涉及中国海外资产的保护,影响同样不止于荷兰。

重要的是:一说起海外资产保护,人们首先想到的常常是“派航母”。安世之乱显示:中国保护海外资产的工具箱很大很强,在外交抗议和“派航母”之间与很多选择,而且中国敢用、善用这些选择。这是强大的标志,只有弱者才会二极管。

中欧贸易和政治关系也在关键的当口。安世之乱不仅干扰中欧关系,也将间接决定欧美关系。

欧洲现在很矛盾。原来希望在美中争斗中,自己成为关键的平衡手,从中争取最大利益。现在成了美国可以随意抛弃的棋子,在中国这边则成为不惜杀鸡儆猴的靶子。美国出台“50%穿透性规则”,强迫欧洲跟进,又在中美贸易休战协议后搁置,把荷兰晾在寒风之中,也使荷兰乃至欧洲的前胸也感到一阵比一阵发冷。

安世之乱不仅提醒欧洲:得罪中国的代价未必比得罪美国小;更提醒欧洲:与美国同步从中国榨取利益,可能被美国反手卖了。

从荷兰角度来说,希望“这事就这么完结了,我们都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吧”。会这样吗?

如果荷兰的部长令撤销,首先是张学政恢复CEO位置,闻泰恢复对安世半导体的全面控制,包括资产、人事权、经营方向。在理论上,“50%穿透性规则”在一年后可以恢复,荷兰会再次面临实施部长令的压力。在实际上,这可能是安世半导体改天换地的一年,一年后部长令将无关紧要。

荷兰安世的高层在整个事件里的作用很坏。他们出于个人私利,与荷兰政府阴谋互动,侵吞闻泰的合法利益,形同政变。

政变失败后首恶如何处置,古今中外先例多多。现在不时兴杀头了,但撤免还是可以的。这甚至不是协议撤免,需要给高额补偿的那种。这属于严重违反职业操守、行为不轨被抓后的撤免。估计现在荷兰安世高层人人在眼观鼻鼻观心,自己在想主动辞职还是坚持到被撤免的那一天。相关人员的未来职业选择也会受到影响,谁都对招聘“政变高管”有忌讳,对内有忠诚问题,对外有公司形象问题,人事上都有人品问题。

荷兰政府或许有保护荷兰安世高管的想法,这就要看闻泰和张学政的心情了。给他们3个月缓刑期、确保过渡,也不是不可能,大家都不做得太难看。

重要的是安世半导体的未来。

在整个事件期间,闻泰和安世中国被迫以200%的疯狂加速鼎泰匠芯晶圆上线的速度,压力从成本优势和更高的技术天花板转向接上供应链、确保生存。本来已经做好准备硬接,但荷兰撤销部长令的话,原有上游供应链恢复流动,压力极大减轻,产能爬坡、产品认证可以更加从容,过渡更加平顺。鼎泰匠芯的重点回到未来发展,已经加速的步伐会更加稳扎,但不会慢下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技术和经营重点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不仅不会弱化,还会强化。这与“挖空欧洲”无关,纯从经济和科技发展大势出发。安世之乱之后,可能会形成“中国+1”的局面:“+1”注重传统产品,保住现有市场和现金流;“中国”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抢占未来市场,而且未来是比车规芯片更大的市场,包括机器人、AI服务器、航空航天等。

安史之乱把唐朝划为前后两段,安世之乱可能把闻泰划为前后两段。安世半导体依然是闻泰的摇钱树,但此安世半导体或许非彼安世半导体了。一年后,荷兰面对可能重来的“50%穿透性规则”,面对已经面目全非的安世半导体,面对又上了一层楼的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再看看搁置了一年的部长令,怎么办呢?可能这真是“让过去的过去吧”的时候了。

安世之乱可能也使美欧意识到:中国是真老虎,老虎发威很可怕。对中国搞下三滥,不仅要被剁手,还可能被中国掀桌子。重新放好的桌子上,可能就没有自己的位子了。

必须说,荷兰尚未搁置部长令,可能还在试图以某种形式挽尊。但荷兰已经没牌了,继续一意孤行下去,就是自我边缘化了。

故乡在喀什 发表于 前天 08:28

"那时停工工厂坟头上的青草都枯了"

晨大清口让人笑不活;P:lol:D

鳕鱼邪恶 发表于 前天 08:36

安世被抢的资产包括现金么?

晨枫 发表于 前天 09:38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5-11-15 18:36
安世被抢的资产包括现金么?

估计荷兰总部控制下的都被“冻结”了

李根 发表于 前天 09:52

不论谈成啥样,安世中国应该赶紧把国产芯片取代进口芯片的工作搞定,而且迅速接上欧洲车企

{:191:}{:191:}{:191:}

晨枫 发表于 前天 15:00

李根 发表于 2025-11-15 19:52
不论谈成啥样,安世中国应该赶紧把国产芯片取代进口芯片的工作搞定,而且迅速接上欧洲车企

...

国产晶圆估计接得上,否则安世中国现在不敢放心大胆地消耗剩下的德国和英国晶圆。欧美车企那边,安世中国其实对什么产品流向哪里比谁都清楚,发货都是从这里啊。问题是未来对方是不是认安世中国。但要是荷兰安世接不上,对方不认也得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世之乱把荷兰自己边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