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山姆的中国城市
没有山姆的中国城市九三阅兵前后,中国人民爱国、抗美的热情应该还是高涨的时候,有知名视频博主却抛出一个议题,谈中国年轻人应该选择在什么样的城市落脚、生活,直至本周网上仍有些议论未止。
这位博主户晨风也是年轻人,对于同辈人应该待的中国城市,他列出了四个标准:
一、有山姆会员店;二、有苹果官方直营店;三、有国际机场,并且有直达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的航班;四、有10条以上的地铁线。
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城市,他劝年轻人不要待。
从户晨风列出的标准来看,城市的规模、经济活力、国际化程度、发展层次显然都是他考虑的重点,不少人对此认同。但也有人围剿他这四大标准是“暴论”,认为过于偏颇和粗糙,是有意制造争议吸引流量。
一些人尤其不服气第一条标准,认为中国好多中小城市的生活素质挺好的,凭什么仅仅因为没有一家叫山姆的美国超市,就不适合年轻人留下来了?
“山姆”全名山姆会员商店(Sam’s Club),是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Walmart)公司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以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命名。山姆的特点是消费者要付费成为会员后才能入店购物,普通会员每年需缴纳260元(人民币,下同,47新元)会费。山姆门店面积通常较大,主要销售国内外一线品牌、自有品牌商品,还包括进口和独家销售的商品,同时也提供网购服务。
根据公司官网与公开资料,全中国共有逾50家山姆门店,分布在约25个城市里。那么,按照户晨风的标准,中国就只有这20多个城市适合年轻人发展了?这显然是夸大其词,但有关讨论还是挺有意思的,反映了中国民众对生活现实的体察。
首先,要先认清山姆是怎么回事。单是会员制这点,就已经表明山姆瞄准的不是大众市场。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山姆有效会员数突破500万人,年费收入超过13亿元。说穿了,山姆主要的消费群体就是讲求商品品质和安全的中国中产阶级。山姆选择落户某个城市,意味着当地上班赚到钱、有消费能力的人数不少,这对年轻人就业、创业无疑是好信号。
网民纷纷指出,跟着山姆的足迹落户确实是合理简单的选择方式,因为那个城市经过跨国公司认证:世界500强企业派出专门团队,去评估过当地的营商环境、居民收入、社会治安,以及发展潜力、未来对于年轻人口的吸引力等。而且山姆是外资,不会有太多中国业者的包袱,如以往一些中国地产商为了帮地方领导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而不得不承接的配套交易、项目。
有网民干脆挑白了说,有山姆的地方是市场经济。反之,一些中国城市虽然也建了高楼大厦,外观漂漂亮亮,有钱人似乎也不少,但其实是皇粮经济,靠财政补贴,或者靠房地产业,没有其他私营企业支撑,贫富差距大,中产阶级特别少。所以,一个城市的体制内公积金占比(即公务员、国企员工缴纳的公积金占总公积金的比例)如果超过33%,就意味着当地经济活力差,年轻人还是别去了。
中国人以往置业,据说会看看附近有没有麦当劳和星巴克,因为这被视为该地区商业繁荣、消费能力、发展潜力和便利程度的标志,也符合某种对现代生活方式、品质的期望和认同。山姆会员店会不会成为年轻人选择落脚城市的另一标准呢?
==================
这四个要求挺高,不知道中国有多少城市达到标准?
显然,有山姆的就只有25个城市,都不是所有省会城市都有。四个要求都满足的城市有10个吗?
另一方面,还在不就前,也就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城市有希望同时满足这四个要求。
还在以国际化为主要标准,可能要过时了。 这户晨风在俺看的几个微博里都是反面典型啊。。。 对这里面高端的形容微笑不语,比较少听说Walmart有什么高端的东东
“山姆”全名山姆会员商店(Sam’s Club),是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Walmart)公司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 moletronic 发表于 2025-9-6 19:24
这户晨风在俺看的几个微博里都是反面典型啊。。。
我以前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微博号。 胡说八道,符合的它能有工作竞争力?买得起房?负担得起子女更高的教育?交通费? 户晨风算是能跟胡锡进并列的反向指标,只是名气小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