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本倒挂可能为高校解套了
当前,一些大学招研人数超过招本,成为热门话题。其实,这或许是高校乃至高考改革的解套着手点。高校现在有很多难题:
1、过度扩招
2、专业设置悬浮
3、青教焦虑
4、考研vs求职
过度扩招是老话题了。其实,高等教育普教化是大趋势。科技、文化发展迅速,知识量急速扩大,传统的小初高教育已经不够用了,大专、大学是新的基础教育,这已经是不用多争论的事情了。存在过度教育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依然是教育不足。君不见,技工和“专业劳动力”不足才是常态。只是现在的教育体制一方面大量生产求职艰难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大量企业、事业找不到适用人才,这里存在显而易见的脱节。
现在大学有一本、二本、三本。吐糟最多的可能还是三本,但一本也有求职焦虑了。一半问题在于专业设置,好多莫名其妙、高度碎片化的专业害人害己,难怪近年来常有专业合并甚至撤销的事。
中国大学的专业制度是从苏联制度延续过来的,但现在办学思路是在美国化。这就很拧。苏联大学是专业高度分化、深化,基础深厚但宽度不足;美国大学是高度通识化,基础宽大但深度有限。中国现在是取两家之短,难怪被骂。骂得最多的当然是“学的没用,用的没学”。这里面的原因和解决一言难尽。
青年教职的焦虑是另一个大问题。非升即走是必要的,但青教一面承担大量教学任务,尤其是吃力不讨好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另一方面被论文、成果压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即使公共基础课也需要论文、成果才能升职。青教本来是研究思想最活跃的年代,但在教学和升职压力下,加上谁都不能免俗的房子、车子、孩子、票子问题,根本无暇静心科研。
学生也面临考验还是求职的难题。实事求是地说,对于理工科(尤其是工科),考研和求职所需要的学习重点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大三、大四的方向。
另一方面,知识的积累和精细化也意味着学习的时间加长,有所成就的起跳点提高。不排出特例,但本科毕业就在理论研究上作出大成就的越来越稀少,甚至有些工程技术领域都真需要研究生了。比如我熟悉的自控行业,实用级的多变量控制、人工智能就不是本科的入门课程能解决的了,从海量历史和实时数据里提炼出有用趋势和特征所需要的数据分析技能也超过本科水平了。
现在正在成气候的研本倒挂或许是解套的机会。
高等教育一直有“宽进严出”的说法,但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但是把高考作为“进口”,研究生毕业作为“出口”,宽进严出就有实现的可能了。
高考还是一样,考研本来就“涮”掉一批,研究生毕业是一个一个的,本来就不是成班、成系毕业的,时间上也比较灵活,“严”比较容易掌握。
重要的是,大学本科的专业需要大量合并。现在的碎片化专业设置不好,一个化工学院下面弄很多系,系下面还有很多专业,统统合并成化工系就挺好。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本来就有很多是一样的,继续;专业课变成选修课,可以“成套”选,结果和原有专业差不多,也可以自由选。考研的人可以多选高等理论课,求职的人可以多选专业技能课,各取所需。毕业证书上都是一样的:化工系毕业。求职或者考研的时候也不用多费口舌、解释专业方向了。
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大学本科回归通识为主,还可以实施研本分离。
985、211大量剥离本科,索性研本倒挂。剩下的本科好比“大学附中”一样,精英为主。研究生招生的主体来自校外,也便于避免“血统论”。
985、211剥离本科后,也便于实施“研究性大学”,有利于青教专注于研究,也避免了基础课教职也要出论文、出成果的尴尬。
本科院校的教职则专注教学,业绩由求职和考研成功率衡量。在某种程度上,和现在高中教师以高考率为衡量标准有点相似。不会更轻松,但毕竟不需要被出论文、出成果所累。
研本倒挂和研本分离可能成为高校改革的机会。 是不是现在没有三本了?统一合并到二本了? 斯基宏论,就像是中科院大学也要招本科,这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打造自己的专业队伍,对其他学校的出品不放心。
这样下去就是学阀派系的问题,这问题在国内已经很普遍,但还有空间。
假以时日,普通人如果不投身学阀门下更没机会。
在这种形势下,你认为学阀们能放弃既得利益?真的能做到,只能说人格伟大,理想丰满。
从人的本性来说,几率几乎为零。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4-9-26 18:32
是不是现在没有三本了?统一合并到二本了?
应该是很多三本合并到二本了,但好像还有一些三本。
我的想法是一二三本合并,但研本分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