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23-10-20 10:23:15

加沙战火向何处去

10月7日,哈马斯从加沙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进攻,第一天内就有5000多枚火箭弹呼啸而至。哈马斯突击队还从地面翻越边境墙,并用滑翔伞和小艇从空中和海上突入,短暂占领了若干以色列边境村镇和派出所,还有哈马斯武装人员乘坐吉普在以色列南方的斯代罗特街道上疾驰的视频流出。以军发布消息,至少在境内7处与哈马斯交火。

仅仅一天之后,已经有600多名以色列人丧生,2000多人受伤,100多名以军官兵和平民被俘。在加沙方面,已有300多人丧生,另有2000多人受伤。双方的伤亡还在迅速上升。

以色列总理内坦尼亚胡宣布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仅仅一天,以色列已经遭受1973年十月战争以来最大的军民伤亡。

必须说,哈马斯在战术上达到了完全的突然性,以色列军民在第一时间被打懵了,而且反应的速度和水准远远没有达到传奇中的尚武骁勇。

以色列常年生活在战争阴影中,平民不仅都受过军事训练,在很多边境和阿拉伯人聚居区的犹太人定居点里,平民是家中有枪的。

以色列还有很多预备役军人带枪回家。在以色列,军人装束、背着突击步枪在小店买东西的人很常见,他们就是预备役训练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比基尼女郎在沙滩上晒太阳时,旁边放着一支突击步枪,也是以色列特有的一景。

现役军人休假也带枪回家,一旦发生战争,不一定立刻赶回远方的原部队,而是就地向动员集结点报到,听候命令。既可能加速赶回原部队,也可能就地编入临时部队直接参战。

历史上,巴解突击队渗入以色列时,就有过休假军人拿上枪就上街战斗的事情。在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就地报到的军官士兵更是在第一时间组成了不少起到关键作用的临时防线。茨维卡·格林戈尔德中尉就是这样,临时搜罗起几个散兵游勇,找到两辆刚修好的坦克就投入战斗,在机动游击中顶住了叙军坦克纵队的前锋,挽救了两小时车程外的海法。他自说自话用起“茨维卡部队”的番号,制造兵强马壮的假象,怕叙军窃听,始终不敢暴露兵力,结果以军指挥部都以为他至少有一个连的兵力。他最后成为十月战争中八个勇敢勋章获得者之一,这是以色列最高军事荣誉,对标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和英国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加沙边境从来就是多事之地,军民不仅有枪,还应该常备不懈,但还是在哈马斯的突袭中遭受重大伤亡,还有很多人被俘。

以军已经发动大规模空袭,地面部队也在集结中。以色列军方宣称,加沙周边已经集结了10万大军,大举入侵加沙迫在眉睫。

哈马斯的军事选择很简单。在以军反应过来之前,尽量越境突击,制造最大混乱。在以军打进加沙之前,打光手头的火箭弹,制造最大的破坏和伤亡。在以军打进加沙之后,用持久的巷战拖死以军。只要能制造足够大的以军伤亡,加沙平民和哈马斯战士的伤亡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城镇攻坚依然是战争中最残酷、艰难的形式。远有斯大林格勒、柏林,近有阿勒颇、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强势的进攻一方在坚固建筑和迷宫街道之间难以发挥火力和机动的优势,只能用步兵、工兵和重炮硬啃。

哈马斯长期经营加沙,在2012年赢得加沙大选以来,一直控制加沙。加沙不大,一面是以色列,一面是地中海,只有南端与埃及接壤,长度不到40公里,宽度在6-10公里之间,但居住了230万人,绝大多数是巴勒斯坦难民。

哈马斯在加沙构筑了大量地下通道和地下仓库,并从这些地下阵地灵活出击。大部分火箭弹就是这样在快出快进中打了就躲,给以军反击造成很大的困难。大量地道还通往埃及一侧,在历史上的以军封锁期间起到巨大作用。

哈马斯囤积了大量的弹药和物资,冲突第一天发射的火箭弹数量之大非常出乎以色列的意料,也预示了未来战斗的残酷和艰难。

加沙没有亚速钢铁厂那样异常坚固的设施,但建筑和地道比巴赫穆特更为密集,哈马斯战士的死战意志则至少不低于乌军。更重要的是,马里乌波尔和巴赫穆特激战中期间已经很少平民的存在,俄军和乌军在发扬火力方面没有太大的顾忌。但在加沙,230万人几乎无处可逃,即使埃及开放边境,西奈沙漠也不是容身之地。大量平民、密集建筑、四通八达的地道将使加沙之战异常艰难和血腥。

正因为如此,以军与哈马斯已经四次大打出手,但对于入侵加沙总是慎之又慎。只是这一次以军实际上没有选择,必须入侵加沙,清除哈马斯。

在此之前,以军首先要制止哈马斯的进一步火箭弹攻击,但在2021年大出风头的“铁穹”系统这一次似乎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否则就不会一开始就有那么多平民伤亡了。有可能是“铁穹”对突发的火箭弹齐射来不及准备,比如说并不是永远保持战备状态,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入热机待命状态才能发射。也可能是哈马斯研究出新的反制“铁穹”的办法,或者就是简单粗暴地用海量的火箭弹实行饱和攻击,使得“铁穹”拦不胜拦。现在还没有足够的信息,但“铁穹”的作用将是战后分析的重点之一。

以军还是有空中优势。但在反哈马斯作战中,空袭要是有用,哈马斯根本没有今天。以军从来是实用主义的,一旦发现哈马斯重要目标,停火与否从来阻挡不住以军的空袭。现在的以军空袭除了泄愤和制造平民伤亡,没有多少军事作用。重炮轰击也一样。

察打一体的无人机可以对哈马斯火箭弹发射组冒头就打,但在哈马斯行动高度地下化和短促化的现在,察打一体都未必跟得上哈马斯的节奏。

只有根除哈马斯,才能彻底制止哈马斯火箭弹。空袭、炮击不能确保根除哈马斯,只有实际占领每一寸加沙的土地,捣毁每一寸加沙的地道,消灭每一个哈马斯战士,才能确保根除。

在政治上,以军也必须给哈马斯以毁灭性的打击,才能挣回颜面,重建威慑。这同样只有物理占领加沙才能做到。

在历史上,也有1983年黎巴嫩战争的先例。

1973年10月6日,埃军和叙军从西奈和戈兰高地两个方向发动突然进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以色列岌岌可危。在19天激战后,以军最后获得胜利。萨达特接受了军事上不再可能把犹太人赶下海的现实,在1978年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和平协议。

但和平没有降临以色列。阿拉法特领导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依托黎巴嫩南部,继续对以色列发动频繁的游击队袭击。以色列在1983年发动黎巴嫩战争,入侵黎巴嫩南部,目标是驱离巴解,并解除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军事影响,有名的贝卡谷地之战就在这一时候。

当面锣对面鼓的正规军之间的战争还能速战速决,反游击战争就不行了,游击队退守城市后更不行。黎巴嫩战争后来陷在贝鲁特围困战中。1967年的“六天战争”只打了6天,1973年的十月战争打了19天,1983年的黎巴嫩战争的主要行动在3个月后结束,但最后结束则是三年之后。

战败的巴解组织被迫撤往突尼斯,但以色列在南黎巴嫩建立亲以色列的缓冲区的设想最后也落空了。黎巴嫩政府固然管不了南黎巴嫩,但以色列支持的德鲁兹民兵在与什叶派的真主党民兵的对抗中败北,南黎巴嫩再次成为反以根据地。

现在,哈马斯有可能得到真主党的呼应,南北夹攻以色列。哈马斯属于逊尼派,真主党属于什叶派,两家互相不对付,在反以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从未协调行动。

在历史上,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为了争夺伊斯兰正朔而进行“反以竞争”,伊朗对真主党的支持和海湾国家对哈马斯的支持从来不是问题,使得真主党和哈马斯即使在反以斗争中,也以邻为壑。

现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握手言和,“反以竞争”的热度降低。美国在极力把沙特阿拉伯拉入“亚伯拉罕协议”,同时争取与伊朗关系正常化,沙特阿拉伯对哈马斯的支持和伊朗对真主党的支持都有可能淡化,哈马斯和真主党都有必要通过对以色列的战争来逆转以淡忘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为代价的大中东和平进程。

真主党已经在呼应哈马斯的行动,开始向以色列炮击。作为应对,以军也调动了几个师往黎巴嫩方向。

如果真主党真的南北呼应,以军的压力将倍增。以军未必没有足够兵力应付两线作战,但这也意味着后方空虚。

叙军在残酷的内战中打造成为虎狼之师,夺回戈兰高地是叙利亚几十年来的既定目标。戈兰高地不仅是国际承认的叙利亚领土,也是悬在大马士革头顶的利剑,南端的赫蒙山离大马士革只有30公里。要是叙军也有所动作,以军就将面临十月战争以来最凶险的局面。

这些压力都有助于减轻哈马斯在加沙的压力,为哈马斯坚持更长时间创造条件。

以色列是小国,最怕的就是持久战。持久战不仅夜长梦多,以色列也不能接受因为战争而经济长期停摆的代价。

加沙的人口密集,街道狭窄,巷战本来就是漫长、艰难、血腥的步兵战争,加沙还将有大量地道战,以军的坦克、炮兵、空中优势难以发挥,伤亡难以避免。阿勒颇、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的持久战给哈马斯以持久战的信心。

加沙平民伤亡可能空前惨烈。这将在以色列国内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更在国际上产生迫使以色列停止进一步军事行动的强大压力。

以色列对持久战和平民伤亡的投鼠忌器可能是哈马斯敢于在军事上直接挑战以色列的基本考虑。

美国一方面深陷乌克兰战争的泥坑中,另一方面忙于与中国的新冷战,还要提防朝鲜半岛突然爆雷,无暇顾及中东,实际上从奥巴马时代后期就开始撤出中东,可能是哈马斯现在发难的另一个原因。

在战术层面,乌军炮弹消耗太厉害,美国已经将预存在以色列的炮弹调拨了一部分给乌克兰,也凸显了美国对再次中东战争估计不足。

这些弹药属于美军,只是预存在以色列。一旦美军加入战斗,可以就地取用,而不需要远程调运。如果需要紧急援助以色列,也可以就地调拨。但现在以军强攻加沙在即,眼看需要大量炮弹,炮弹却在乌克兰消耗掉了,而生产速度连乌克兰战场的消耗都远远跟不上。接下去美国炮弹是运往乌克兰还是以色列,可能成为大问题。

不过与乌军不同,以军可以用战斗机投放的炸弹代替炮弹。射程更远在这里不是问题,加沙本来就既不远又不大,但轰炸的及时性不及炮击,附带杀伤也太大。以色列已经在要求美国紧急提供JDAM炸弹。

以色列还在紧急要求美国额外提供其他军事援助。在原则上,美国乐意照办,但现在太不凑巧:任何涉及拨款的额外援助都需要国会批准。即使美国国会愿意光速通过,没有众议院议长,一切新提案都无法走程序。拜登和国会可能需要立刻想一个变通的办法。

现在,美国派遣“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前往东地中海,编队内还有一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全部是盾舰。问题是这样强大的打击力量对哈马斯一点威慑都没有。F-35C和巡航导弹能做的事,以色列空军早都做过了。美国还紧急增调F-35A、F-15、F-16、A-10中队前往东地中海,同样只是姿态,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

这些紧急增援只是在显示政治正确。真正有意义的军事增援是派遣第82和101空降师,以及海军陆战队,,作为步兵与以军一起,投入即将到来的加沙逐屋战斗,但这是不可能的。

在以色列最危急的时候,美国只能提供形有实无的支援的话,对盟国信心是很大的打击。美国盟国战略的重点是“大家帮美国”,但这是以盟国都认同“美国帮大家”为前提的。美国在加拿大-印度争端中已经掉链子了,要是再罔顾以色列的利益,美国盟国战略就破产了,而盟国战略是美国霸权三大支柱之一,另外两个是美元和军力。

在军事上,以军不顾伤亡和舆论压力的话,最终占领加沙是做得到的,但清除哈马斯就未必能做到了。最大的难点:清空反以的加沙巴勒斯坦难民是不可能的。

阿拉伯国家从政府到民间普遍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反以斗争,但也普遍不愿接受更多的巴勒斯坦难民。一些国家甚至有意以难民的悲惨困苦状态作为武器,逼迫欧美正视以巴冲突问题。长期生活甚至一辈子生长在贫困、拥挤的难民营里,也使得一些难民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成为依靠救济的职业难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大规模接收加沙难民不可能。

对于以色列来说,即使在最理想情况下,哈马斯像巴解一样,在组织上被迫撤离,加沙依然是反以的热土。以色列军事占领加沙后有四个选择:

1、        军事行动结束后立刻撤出。哈马斯在加沙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必将卷土重来,以军前功尽弃。
2、        通过代理人建立缓冲区。加沙人口基本上都是巴勒斯坦难民,不存在有意义的亲以色列群体,这也没法玩。
3、        长期军管。在清一色敌对人口中实施军管将大量牵制以军兵力,也将迫使国家长期处于半动员状态。这是不可承受之重。
4、        吞并加沙,对加沙实行约旦河西岸化,通过犹太人定居点掺沙子来逐渐消化。不管是在以色列国内还是欧美,这在政治上都不可接受。在戴维营协议后,以军也曾试图赖在加沙不走,并建立定居点,但最后在兵力牵制和国际舆论压力下被迫撤出。

换句话说,在最好情况下,以色列也只有下策,无法避免哈马斯的某种卷土重来。这对内坦尼亚胡是非常艰难的决策。

本杰明·内坦尼亚胡已经成为以色列政坛不倒翁了。他在费城长大,他的英语不仅流利,还有费城口音。他倒不是在美国逃避兵役,年龄一到就回到以色列服兵役,曾在大名鼎鼎的总参侦察队服役,但不愿担任军官,而是选择到期退役。兄弟三人都在不同时候在总参侦察队服役过。弟弟伊多到期退役后学医,哥哥约纳坦服役到期后提干、担任军官,在恩德培营救人质作战期间担任总参侦察队队长,并成为战斗中的唯一阵亡者。本杰明的政治生涯在不小程度上得益于“英雄哥哥”约纳坦的光环。

安全从来是以色列政治的重中之重,作为坚持以色列的绝对安全必须以巴勒斯坦的绝对虚弱为代价的强硬路线政客,内坦尼亚胡彻底罔顾巴勒斯坦人的利益,但不能保护以色列不受哈马斯的危害将成为他的政治致命伤。

“用战争打出和平”曾经长期是以色列的基本国策,但在两次巴勒斯坦人大暴动后,不少以色列人认识到必须正视巴勒斯坦人的利益才可能得到和平。

内坦尼亚胡的的强硬路线在以色列国内都遭到强烈反对。他推动的修宪规定以色列永远是“犹太人的国家”,从宪法层面规定犹太人的权利和国家的“犹太性”,在欧美都引起非议,因为这是背离政教分离和种族平等原则的。

犹太人与犹太教是统一的。严格意义上的犹太人不仅在种族上有犹太血统,在宗教上也必须信奉犹太教。不信犹太教的血统犹太人或者改信犹太教的外族人都不算“真正的犹太人”。

内坦尼亚胡并非没事找事,以色列的阿拉伯族裔生育率大大高于犹太人,成为多数只是时间问题,他是在未雨绸缪,确保阿拉伯族裔不能用生育率剥夺以色列的犹太性,只是这样的政教合一和伊朗的伊斯兰共和国实际上没有多少两样。

内坦尼亚胡推动的另一项修宪则限制了最高法院的权利:即使最高法院判决违宪,议会也能以简单多数推翻最高法院的判决、重新确立法律的合法性。修宪的法理基础是:议会是民选的,应该具有比非民选的法官更高的权利。但三权分立是现代西方政治架构的基础,因此连拜登都要求逆转这一修宪。内坦尼亚胡则回敬到:“以色列是主权国家,根据人民的意愿做出决定,而不是基于来自外部的压力。”美以之间还费了一点功夫悄悄修补裂隙。

有人认为,宪政分裂导致以色列的虚弱,是哈马斯发难的重要动力,而战争的压力恰好帮助内坦尼亚胡度过宪政难关。这并非没有道理,但还是看简单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以军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以色列政府具有当仁不让的领导责任,总理首当其冲。在战争期间,一切争议搁置一边。但战争结束后,争议必将加倍爆发。在1973年十月战争后,以色列议会组织了专门委员会,由退休大法官阿格拉纳特主持,调查战争责任问题。

委员会最后把责任归结为以军高层,总参谋长埃拉扎尔成为替罪羊,总理果尔达·梅厄和国防部长摩西·达扬侥幸逃脱。埃拉扎尔在战争期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终于打赢了战争,但还是倒在内斗之中。撤职后不久,埃拉扎尔在地中海里游泳时溺亡,一般认为他是心碎而死。

内坦尼亚胡在战前导致以色列历史上最深重的宪政危机,因为宪政分歧把国防部长加兰特解职,支持极右的国家安全部长格维尔组建不受国防军节制的国民警卫队、引起副总参谋长的公开反对。这些决策都造成以色列安全架构和运作的混乱。梅厄在战前只是盲目自信,难说内坦尼亚胡是否能有梅厄的政治运气。

更重要的是,哈马斯的壮大来源于巴勒斯坦人遭受的长期苦难和不公,以色列的安全是否能建立在巴勒斯坦人的不安全的基础上,将重回以色列政治视野的正中央。

在眼下,即使以军不计代价,打进加沙,最终把哈马斯作为有组织的战斗力量从加沙清除出去,也难保政治哈马斯或者另一个更加激进的反以组织不会死灰复燃。南黎巴嫩的真主党就是前车之鉴。

反以复国是一种思潮,思潮是不能用武器消灭的。在历史上,犹太人凭借坚强的复国意志,最后重新建立了犹太人的家园。在现在,巴勒斯坦人正在凭借同样坚强的意志,在不屈不挠地努力建立巴勒斯坦人的家园。不幸的是,这是同一片土地。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3-10-20 11:11:43

拍拍脑袋瞎猜一下叙军战力:

经过10年战火的考验,叙军毫无疑问与以前比以前完全不同了,战力得到公认的提升。

但是,全世界军队都有的厌战问题,我猜测的话,叙军也会有的。十年的战火蹂躏,可以说大部分叙军人的家乡都被蹂躏过,有的甚至不止一次被蹂躏。现在终于不需要天天打了,军队的锐气会很快下降,厌战情绪会爆发,只是规模不知道。共军当年在日本投降之后一样有大批基层人员出现思家潮。

叙军中最能打的是阿拉维派的部队;恰恰好阿拉维派的家乡是受战火波及最少的。这里面必定有某种内在联系。

所以,指望叙军现在有夺回戈兰高地的雄心,恐怕不大现实。

我是纯猜测,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sleepyr 发表于 2023-10-20 11:33:05

现在的局面让我想到了58年,咱们是不是应该再在台海搞点事情,支持一下阿拉伯人民的反帝反殖运动。

晨枫 发表于 2023-10-20 12:27:28

sleepyr 发表于 2023-10-19 21:33
现在的局面让我想到了58年,咱们是不是应该再在台海搞点事情,支持一下阿拉伯人民的反帝反殖运动。 ...

共军出手动静太大,只需要朝军搞点事情,就够美国头大了。

老票 发表于 2023-10-20 17:19:20

目前来看,以色列入侵加沙的行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入侵之后呢?

1.全面清除哈马斯,付出巨大的流血代价后撤出,扶植傀儡代理人:要么亲近拉拢法塔赫,要么再立新代理人。法特赫要是接招,估计以后也没法混了。 新代理人站稳脚跟的可能性很低(比当年的汪伪政权都低),且现在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2.全面清除哈马斯,长期军管。这个代价比前一个选项更高,以色列的财政估计也不允许

3.从组织层面打垮哈马斯,然后迅速撤军。但因为哈马斯的高层大多不在加沙,巨大的牺牲会使得更多加沙人成为新哈马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拉开架势做张做智的要大打一场,打成持久战(3-4个月)和流血代价高昂之后,迫于国内国际舆论压力,宣布军事目的达成然后撤军,回复战前现状。



目前看来,第四选项是未来局势发展的最大可能?

当然,这是在伊朗、真主党等多方势力不直接介入的前提下来推理。 如果多方介入,可能升级成局部战争。不过这个可能性比较低。土耳其会不会趁机拱火来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 埃尔多安也是个区域级枭雄。



最新消息待验证:以色列已经遣返部分征召来的预备役军人。

原因:
1.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和物资让他们迅速形成战力
2.以色列高层的战略意图和决心也不坚定



照这个推理,以色列似乎怎么整都不算好的结果,那么是否可以断定:
1.这次可以肯定是以色列以及美方情报界的巨大失误?
2.即使阴谋论,内塔尼亚胡需要这次危机来加强内控来渡过宪政危机,也是拱火大发了难以收场的局面?


法塔赫对哈马斯的态度现在应该蛮尴尬,夸也不是骂也不是,从这个角度看,哈马斯倒是本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


晨枫 发表于 2023-10-20 22:46:06

老票 发表于 2023-10-20 03:19
目前来看,以色列入侵加沙的行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入侵之后呢?

1.全面清除哈马斯,付出巨大 ...

以色列遣返部分预备役?这个消息很大啊。

法塔赫确实极端尴尬。最大的乌龙可能是这以后哈马斯在西岸也主导了。

伊朗借到伊拉克和叙利亚出兵的可能性很小,但不可忽略。伊拉克和叙利亚什叶派会支持,巴格达和大马士革政府可能想阻拦都不行。

然后以色列怎么办?一路反推回去在军事上未必不可能,但在兵力上就不行了,在政治上更加不可接受。一个加沙就管不动,还要管叙利亚和伊拉克直到伊朗?美国出动都管不动。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3-10-21 00:15:15

我有一事不明。。叙利亚战争时期,以色列隔三差五地对叙方空袭,对象除了叙军,包括真主党和伊朗部队,甚至还炸死过俄军。以色列此举的目的是啥?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以军可是乖的很,躲边上一声不吭。

晨枫 发表于 2023-10-21 00:49:22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3-10-20 10:15
我有一事不明。。叙利亚战争时期,以色列隔三差五地对叙方空袭,对象除了叙军,包括真主党和伊朗部队,甚至 ...

应该是警告各方:别把战火蔓延到戈兰高地。本来就咫尺之遥。

无言 发表于 2023-10-21 05:06:10

美军没有参加历次中东战争吧, 为什么这次要亲自下场?

semtex 发表于 2023-10-21 05:43:49

大毛很安静。证明大帝是普构,这时候至少应该放出瓦格纳。积极参与,混个脸熟。

晨枫 发表于 2023-10-21 06:31:25

无言 发表于 2023-10-20 15:06
美军没有参加历次中东战争吧, 为什么这次要亲自下场?

美国要是毫无下场的意思,连姿态也不想做,派双航母和2000名陆战队去干什么呢?

exprade 发表于 2023-10-21 11:14:30

昨天以色列战时内阁开了6小时的会,会后加兰特乐观表示,战争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空袭开展军事行动,后进行地面行动,目标是消灭武装力量和破坏基础设施,从而击败和摧毁哈马斯;
第二阶段将继续强度较低的战斗,以部队将“消除零星抵抗”;
第三阶段将在加沙地带建立新的安全制度,为以色列人民和当地人创造安全环境。
开源情报显示,IDF在加沙隔离墙以北6公里处大规模集结,应该这两天就要进攻加沙了。
战争迷雾即将散开,在这预判一下:阿克萨洪水行动是抵抗之弧策划的大行动的序章,最低目标是推倒加沙隔离墙,把加沙和约旦西岸巴勒斯坦聚集区连接起来,帮助叙利亚收回戈兰高地,最终目标是灭亡犹太复国主义实体,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

赫然 发表于 2023-10-21 12:16:41

老票 发表于 2023-10-20 04:19
目前来看,以色列入侵加沙的行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入侵之后呢?

1.全面清除哈马斯,付出巨大 ...

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这么多天过去了。以军没有动,让我觉得,以色列是由可能怂了。

仔细想来,如果以色列在美国的逼迫之下怂了,对以色列是坏事,对美国中期也是坏事。不过对美国短期和长期是好事。美国如果鼓励以军进入加沙血战,美国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境地。稍有不慎,三线四线同时开启的话,美军和美国面临崩盘的危险。如果,以色列现在怂了,这个短期危机就解除了。

长期而言,中东已经不是美国的重点了。美国只要以色列在中东搞平衡,显示存在,而不是搞事情。以后也是要怂的,现在就是早一点点而已。

所以,我觉得现在以色列怂了,不进入加沙血战,可能是个好选择,对于美国而言。丢了点面子,至少里子保住了。

龙驹坝 发表于 2023-10-21 21:12:10

现在看起来,要么加沙人全部饿死/渴死/炸死,要么以色列炸一炸,特种部队进去插旗拍照。全面地面进攻可能性不大了。后勤问题。

晨枫 发表于 2023-10-21 22:13:41

龙驹坝 发表于 2023-10-21 07:12
现在看起来,要么加沙人全部饿死/渴死/炸死,要么以色列炸一炸,特种部队进去插旗拍照。全面地面进攻可能性 ...

以色列国防部长还在造势,说马上要打进去了。不懂这是在虚张声势,还是吓唬加沙人快跑。

估计以色列人自己也举棋不定,而且距离近、兵力集结已经完成,要进攻或者不进攻,都可以临时改主意。就这么改来改去,拖到现在。

老财迷 发表于 2023-10-21 22:38:37

本帖最后由 老财迷 于 2023-10-21 22:44 编辑

以色列遣返部分预备役?这个消息很大啊
上次在某个帖子里说到预备役士兵抱怨物资问题,这次找到个新的。
我是不太理解一下子就征召30万预备役干嘛,打加沙有15-20万就够用了吧。还很有些博主认为这些预备役的能力很差,没法去加沙打仗。

https://weibo.com/1671109627/NoQgjsBq5 (原文中有以色列网站的截图,但那个是希伯来文字吧,我没办法去找那个网站)
包容万物恒河水 23-10-21 09:12
瓦拉网站的一篇文章:以色列国防军补给中心指挥官沙吉布·沙维特准将和其他一些后勤官员回应了对预备役人员装备的批评并进行了辩解。
辩解的内容非常抽象。
-以军预备役人员缺乏装备已经抱怨了两周,比如缺乏陶瓷防弹背心,沙吉布·沙维特的解释是:“我们知道有些产品在市场上没有,我们可以为以色列国防军的每名预备役人员提供全套装备,但谁来付钱并定时更新这些装备?紧急进口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每个士兵都应该收到一件防弹背心,只有那些跨越边境围栏的人才需要,它是任务设备而不是个人设备,我们储存了大量库存背心,但是陶瓷板需要的时候才会去买,没有理由提前投入大量预算,每个需要领取背心的人都收到了。”
-对“缺乏战术头盔”的回答是:“就像背心一样,它也是任务装备。每个战士都有头盔,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战术头盔。”
-对“缺乏冲锋外套,本周开始下雨”的回答是:“我们为每一位需要的战士保留了冲锋外套,因为迷彩服也不是现成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为非战斗人员购买了蓝色的冲锋衣,对,颜色是蓝色的,带有反光条,因为我们希望他们过马路时能够被看到,我们现买的。”
-对“缺乏帐篷”的回答是:“战士不应该睡在帐篷里,帐篷是那些从加沙到集结地的人的目标。战士应该睡在军车或床垫上,这是他技能的一部分。”
-对“缺乏睡袋”的回答是:“每个士兵在营地里都有一个背包。他有背心、头盔、弹药携行具、制服和一件外套,这样士兵们就不会着凉了,我对一些机构准备捐赠睡袋感到兴奋,但这是没有必要的。”
-对于“预备役军人投诉缺乏装备”的在线回应:“90%关于缺乏设备的投诉都是协调期望的问题,在战争的第二天,我在 WhatsApp 上收到消息,称一名预备役军人没有装备,我打电话给他,问他缺什么,他说缺瞄准器、战术头盔和陶瓷背心,我告诉他‘没有人计划给你发这个,这是只有以色列军人才有的装备,别再群里问了’。”
-对于“缺乏食物”的回应:“以色列国防军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已发放了1300吨水果和蔬菜、约180万份个人五包、超过80万个三明治以及33万个披萨和汉堡包,此外,还向士兵和预备役人员发放了约20万根能量棒,但是仍然有人抱怨短缺,我们又给外卖固定供应商下了每天27万份餐饮餐食的订单,打起来就不怕了,一打起来,战士们就吃战斗口粮,效率很重要。”
-对于“缺乏鞋子”的回应:“每个预备役军人家里都应该有鞋子,我们的物资分发给有需要的人,那些鞋子损坏的人,会给他们换的。征兵的时候许多人声称自己没有鞋子。我告诉他们没问题,只是我们会罚款你 350 新谢克尔,这是军队鞋子的价格。所以 90% 的人上车并带来了状况良好的鞋子,不需要更换。”
-对于“社会捐赠餐车和食物”的回应:“军队不能也不想当警察部队,我们想要接受援助。但是,不能去吃那些在基地周围道路上开设的餐车,你知道它提供的是什么样的热食吗?它提供的食物是否符合卫生部的标准?”

看完以后,对于以军让部分预备役回家自己吃自己的消息完全能理解了,就这还打呢……

晨枫 发表于 2023-10-21 23:14:19

老财迷 发表于 2023-10-21 08:38
上次在某个帖子里说到预备役士兵抱怨物资问题,这次找到个新的。
我是不太理解一下子就征召30万预备役干嘛 ...

这是本土作战的特点。以色列预备役还就是可以这样“回家吃饭”的,国家太小了。

semtex 发表于 2023-10-22 00:11:58

赫然 发表于 2023-10-21 12:16
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这么多天过去了。以军没有动,让我觉得,以色列是由可能怂了。


不会吧,召集五十万大军,然后怂了?玩呢!

哈马斯会是啥反应,肯定让金主打钱,加码啊。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3-10-22 00:46:45

semtex 发表于 2023-10-21 05:43
大毛很安静。证明大帝是普构,这时候至少应该放出瓦格纳。积极参与,混个脸熟。 ...

大毛不安静吖,该说的都说了,只不过大多局限于了俄语世界,英文世界大毛发不出声音。

阿拉伯世界跑来找兔子的多,这个大毛没办法比的。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3-10-22 00:52:14

无言 发表于 2023-10-21 05:06
美军没有参加历次中东战争吧, 为什么这次要亲自下场?

明显美国判断以色列自己扛不住,以军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些00后的军人靠不住;这么多天摆姿势,无非就是没把握。。哈马斯主动进攻,对以色列是天大的机会吞并加沙,搁以前以军会当晚就反击过去。

而且,各方势力都应该评估以军不行了。。没有谁连敌人都不评估一下就发起进攻的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加沙战火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