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王宫耳房解说词-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还是政治正确?
夏威夷曾经是个波利尼西亚人建立的独立王国。始建于1795年,1810年完成统一群岛的大业。到1893年被美国移民发动政变推翻前历经了两个王朝。最后在1898年被美国正式吞并。夏威夷王国建立之前就接触到了西方文明。因此这个国家本身相当西化。搞了君主立宪。甚至还早于美国用上了电灯。宫殿也是欧式的。主要的皇宫是伊奥拉尼宫(Iolani Palace),是一所欧式建筑,如下图:
限于财力,皇宫本身不大,说是皇宫,还不如说是一座比较大的住宅。类似于美国乔治亚州萨凡纳常见的别墅的放大版。和美式别墅不同的是皇宫四个角上有四个塔楼。
塔楼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常见建筑设计。但这个塔楼的设计与众不同。一楼的房间只有从外部游廊才能进入。而二楼则完全不能从游廊进入,反而是附属于在二楼四角的四个卧室的耳房。进入卧室,在卧室的角上有一道门通向这个卧室的耳房。如下图:
对于这个特别的设计,王宫的官方解说词是:耳房是用来给国王或王后休息用的。王室成员可以在里面看书,喝茶,打牌等等。
问题是,这解释不了为什么一楼的房间和主楼不通。另外,卧室本身就有读书用的书桌,躺椅和娱乐区。没必要在重复搞个单独的耳房。
那么这个设计的实际用途是啥呢?
一楼的房间其实是给卫兵待的侍卫房。卫兵需要在游廊上站岗放哨和巡逻。侍卫房没有通向宫殿内部的房门就防止了卫兵或其他人借助耳房进入皇宫内部。这是个安全措施。
二楼的房间则是贴身侍女和仆人待的房间。当主人进入卧室后,他们会待在耳房里随时等候主人的召唤。而主人不需要他们时,则待在耳房里给主人以最大的私密性。
这类设计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中屡见不鲜。类似“耳房”的功能在公寓类建筑中也有体现。例如上海,石库门有“亭子间”;西式建筑中,“亭子间”则往往放在楼梯一半的拐角处。其设计目的就是为了给佣人居住。当然,后来“亭子间”演变为七十二家房客的一种形式了。
那么为啥王宫的官方解说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呢?俺猜要么是写解说词的人不懂历史建筑的功用,于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要么就是为了政治正确。夏威夷曾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独立运动”和“民主运动”。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当地人对美国当初的兼并,虽然接受现实,但又要算历史旧帐。于是夏威夷王室历代被描绘成了无可比拟的开明仁君。这样的王室当然要淡化其也需要卫兵守卫和仆人伺候的形象了。
所以历史都是当代史。
夏威夷曾经是个波利尼西亚人建立的独立王国。始建于1795年,1810年完成统一群岛的大业。到1893年被美国移民发动政变推翻前历经了两个王朝。最后在1898年被美国正式吞并。
看到这一段的第一反应是:很像冲绳啊~
老票 发表于 2023-6-6 16:33
看到这一段的第一反应是:很像冲绳啊~
从在大国之间搞平衡的角度来看,的确很像。琉球历史比夏威夷王国要长的多。从明朝开始向中国称臣纳贡,成为中国正式册封的藩国。到德川幕府时代被日本打败。从此在日本和中国之间走钢丝。最后到1879年被日本完全吞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