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的装备短板之二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3-6 19:58 编辑光有轻装的空突部队还不够,登陆部队最终需要重装支援。解放军已经有了很多两栖舰艇,尤其是引人注目的071、075,但台海作战用这些大型两栖舰艇反而碍手碍脚,岸到岸的小型、高速两栖舰艇才更有用。
气垫船当然是一个选择,但成本高。另一个选择是类似法国L-Cat的可升降平台双体登陆艇。
http://2.bp.blogspot.com/-feuCBLuSOWo/Ts7XWZ_4LbI/AAAAAAAAAUM/9hIFpwtHzhU/s1600/cnim_lcat_edar_french_navy_landing_craft_2.jpg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1/Flickr_-_Official_U.S._Navy_Imagery_-_A_French_landing_craft_comes_ashore_during_the_amphibious_assault_phase_of_Bold_Alligator_2012..jpg/640px-Flickr_-_Official_U.S._Navy_Imagery_-_A_French_landing_craft_comes_ashore_during_the_amphibious_assault_phase_of_Bold_Alligator_2012..jpg
L-Cat是双体登陆艇,特别的是,中间的平台可以升降,平台底部是浮体,降下后形成平底船,吃水很浅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6/USNS_Burlington_%28T-EPF_10%29.jpg
同为双体船的JSHV航速高达43节,“才”22节的L-Cat的航速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当然需要增加功率、降低航程
双体船具有船型瘦削、航行阻力小的优点,L-Cat也不例外,航速高达22节,在普遍只有十几节的登陆艇里很高了。比照同为双体船但航速高达43节的JSHV,航速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只是发动机马力要增加,航程会降低。由于依然是排水量船,比气垫船省油,满载航程800海里以上,轻载航程1000海里以上,自持力达一周。载重量100吨,用作坦克登陆艇,够用了,可以轻松运载一辆主战坦克和一辆步战。
相比之下,美国LCAC气垫船航速40节以上,载重60吨(超载状态下可达75吨),但航程在40节时只有375公里,在35节时可增加到550公里。LCAC的造价约4500万美元,L-Cat不清楚,应该要低。
https://www.navyrecognition.com/images/stories/customer/CNIM/LCAT_EDAR/CNIM_L-CAT_EDA-R_Landing_Catamaran_Craft_French_Navy_design.jpg
L-Cat采用很有创意的可变吃水体制,航行时吃水1.7米,平底船模式时吃水只有0.7米
L-Cat采用很有创意的可变吃水体制。在中甲板升起时,两侧船体相当于传统双体船,吃水深,稳定性好,阻力小,航速快。中甲板放下时,底部的浮箱提供主要浮力,两侧船体大大“抬起”,整体相当于吃水很浅的平底船,适合冲滩、浅水港湾等运作。在设计上就有所考虑的话,还可以把中甲板放到更低,稳定坐底在浅滩上,然后有所升起,用浮力退出,增加在浅滩使用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L-Cat的好处在于速度够高,航程够远,可以在海上自主作业相当一段时间,然后加油后就能继续出动,而不是像气垫船那样,出动一次就必须回来加油、维修,才能再次出动。用于岸到岸的话,从江浙到广东沿海都可以出动,大大降低对福建沿海的压力,目标小,速度快,也增加美台守军的拦截困难。从海上驳接的话,也可以反复使用多次后再有加油问题。
https://www.navyrecognition.com/images/stories/customer/CNIM/LCAT_EDAR/CNIM_L-CAT_EDA-R_Landing_Catamaran_Craft_French_Navy_missions.jpg
L-Cat适合多种任务,从码头驳接、冲滩到远海驳接,十分灵活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4/L-CAT.svg/1200px-L-CAT.svg.png
在结构上,双船体的顶部横梁起到在横向上连结成整体的作用
只要在设计上有所考了,L-Cat也可作为滚装船与滩岸之间的驳接船,在中甲板升起时,接受从滚装船跳板上直接开下来的车辆,然后直接开往滩岸登陆,通过自己的跳板由车辆自行机动上岸。这也可以用于散货或者小型集装箱的转运,大船上配备的吊车把货物吊运到艇上,艇上或者岸上的叉车负责卸货。
在平时,这样的双体登陆艇也可用于海岛补给,运作费用足够低,适航性足够好,不需要像气垫船那样“省着点用”。 长知识了,第一次知道还有这种可升降平台双体登陆艇:
L-Cat采用很有创意的可变吃水体制。在中甲板升起时,两侧船体相当于传统双体船,吃水深,稳定性好,阻力小,航速快。中甲板放下时,底部的浮箱提供主要浮力,两侧船体大大“抬起”,整体相当于吃水很浅的平底船,适合冲滩、浅水港湾等运作。在设计上就有所考虑的话,还可以把中甲板放到更低,稳定坐底在浅滩上,然后有所升起,用浮力退出,增加在浅滩使用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222:}{:222:}{:222:} 这种船的抗风浪的能力如何?整个船能收入075船坞里吗?
如果不行,那这种船可能只适用于解放台湾。解放军现在可能不再需要装备那些目标单一的武器 gaurage 发表于 2023-3-7 19:27
这种船的抗风浪的能力如何?整个船能收入075船坞里吗?
如果不行,那这种船可能只适用于解放台湾。解放军现 ...
双体船抗风浪能力天然强,大小可以收入071、075。法国版可以收入西北风。
https://www.naval-technology.com/wp-content/uploads/sites/15/2019/01/l-cat-ship-to-shore.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