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梦之 发表于 2022-11-2 06:53:53

吐槽防疫政策

本帖最后由 可梦之 于 2022-11-2 06:55 编辑

隔离完了,还没来得及享受自由,就遇到一堆糟心事。

1. 想把一部分行李快递出去,目的地在管控,所有快递不能收。

2. 到一个新城市,绿码,核酸检测,突然黄码,红码,折腾半天变回绿码。

3. 去北京,昨天还是绿码,今天就有弹窗了,还要打电话解决。

由不得让人抱怨,质疑防疫政策。

也怪不得街道办事人员,一天要打一百多个电话,很是辛苦,虽然是无用功。

疫情管控我支持。但政策要明晰,不要各自为政,这点要向美国学习。做核酸没问题,每天一次我都可以,但不能所有上海来的都给黄码,尤其是落地之后再变黄码,否则核酸还有什么意义?

现在疫情发展的,已经不可能绝对清零了,重点应该是及时发现,控制范围。原先很多措施需要重新审核了。比如快递、海鲜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疫情已经长期化,政策也要做调整和妥协。

1. 厘清中央和各级地方的权力和责任。之前只要有疫情,就要有人负责,有些的确是官员责任,有些也的确是冤枉。为了保住官帽,官员层层加码。应该中央出个明确的规则,按照规则办事,即便出现疫情也不要追究官员的责任,违反规则,加大惩处力度。

2. 将各种码统一起来,将标准统一起来。一个省一个码,每个省都可以自己决定算法。中央没法管控,标准也无法统一。之前有上海几十万还没高风险区,有的一例就全城管控。笑话吗。

3. 让绿码起作用。本来核酸检测阴性,就证明你没有病毒,这个应该盖过其他所有条件。当然有假阳性,有人造假。但是前者并不大影响你控制爆发规模,每天测一次,不可能都是假阳性吧,后者要加大惩处力度。现在绿码成了最基本条件,没有绿码,啥也不行,有了绿码,上面还附加了n多条件。

我是赞成动态清零政策的,也很自豪只有中国能做到这一点。西方一样的躺平政策,会造成大规模的灾难。中国老百姓也做不到像美欧那么头铁,阳了不去医院,死人无动于衷。

把少部分患病的和有风险的隔离起来,同时也必须让大部分健康的人活动起来,哪怕要冒一点风险。数学家、统计学家,要站出来,提供科学依据。现在同城生活没啥,最多就是做做核酸,但是出差太难了。这样打不了持久战的。

中央要担起这个责任,尽快做出调整和改变。

机器猫 发表于 2022-11-2 07:38:06

你好幽默啊。这是你昨天的原话:
让他们去说去吧,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对
{:221:}

晨枫 发表于 2022-11-2 07:48:55

所以我一直赞成推出防疫法。这样上下都有依据。

sylvia 发表于 2022-11-2 07:58:36

我赞成“去码”;P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11-2 08:13:18

机器猫 发表于 2022-11-2 07:38
你好幽默啊。这是你昨天的原话:

可梦之想要解决我们的问题,可有些人是要借助问题解决我们。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有了变化就要与时俱进。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11-2 08:14:15

晨枫 发表于 2022-11-2 07:48
所以我一直赞成推出防疫法。这样上下都有依据。

完全同意。
但是立法也宜粗不宜细,否则计划赶不上变化。

被明月兮佩宝璐 发表于 2022-11-2 08:30:15

本帖最后由 被明月兮佩宝璐 于 2022-11-2 08:31 编辑

说了很多次了,再说一遍,现行防疫政策必定失败。就看是系统过载宕机还是主动承认改弦更张了。

股市目前的反应是放弃现行防疫政策是利好,我再加一条,如果和越南台湾一样完全失控被迫躺平也会是利好。到时会出现死人增加,病例增加而股市上涨的奇景。因为不确定性消失了,全世界有除中国外有大量相同案列可以参考。

老规矩,立贴为证,欢迎打脸。

晨枫 发表于 2022-11-2 08:33:23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11-1 18:14
完全同意。
但是立法也宜粗不宜细,否则计划赶不上变化。

最主要的是界定各级的权力和职责,避免层层加码和推卸责任。

机器猫 发表于 2022-11-2 08:35:30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11-2 08:13
可梦之想要解决我们的问题,可有些人是要借助问题解决我们。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有了变化就要与时俱进。 ...

现代法律包括中国自己的法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论行不论心”。
论心的话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没错的

孟词宗 发表于 2022-11-2 08:45:44

中央要担起这个责任,尽快做出调整和改变。

你这可属于“妄议中央”。{:7_330:}

孟词宗 发表于 2022-11-2 08:48:14

俺对清零政策的看法:

本楼没有阳性,绝对支持动态清零。本楼若有阳性,俺第一个躺平。{:7_330:}

鹰从天降 发表于 2022-11-2 09:01:03

本帖最后由 鹰从天降 于 2022-11-2 09:16 编辑

习十年做过的大事,比如回归初心,重塑党、国家和军队、全面脱贫、南海建岛、一带一路、脱实向虚、解决香港问题等等,目光深远、手段高超,成就很大,我都很赞成,但是,目前的防疫政策对大家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很令人诟病。以我自己为例,除了去河北短暂出差,一年半没有出京旅游;由于上周三公司有人密接,导致全员要求居家办公,核酸七天五检,所以这两天我这么有空。我对习严格防疫很不满意,经常说反动的话。一方面,公共卫生事件没有专业人员参与评估,官方出台政策依托的科研支撑不够,给出的数据也不令人信服,另一方面,由于病毒传播快的特点、中央对行政、防疫卫生官员问责之重、社会舆论压力之大,导致各级部门官员层层加码,防疫政策走样。特别是上海“精准防疫”失败,导致本可以放松的政策又收紧了。李强后来没有被处理,一个原因就是上海执行“精准防疫”应该是得到中央授权,放开疫情控制的一次实验,可惜以大上海经济之强,医疗资源之发达,最后还是弄得一地鸡毛。俗话说,大疫不过三年,在有新加坡、台湾省、香港疫情控制的经验和数据支撑下,衷心希望年内能放松管控。

伯威 发表于 2022-11-2 09:13:44

篱笆放松了点,境内就烽烟四起。{:206:}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11-2 09:46:21

机器猫 发表于 2022-11-2 08:35
现代法律包括中国自己的法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论行不论心”。
论心的话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没错的 ...

国内有法可依,国际上何曾有过法制?
所以我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看待外媒的。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11-2 09:47:15

鹰从天降 发表于 2022-11-2 09:01
习十年做过的大事,比如回归初心,重塑党、国家和军队、全面脱贫、南海建岛、一带一路、脱实向虚、解决香港 ...

台湾死了一万四了,死人还没有停呢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11-2 09:50:29

晨枫 发表于 2022-11-2 08:33
最主要的是界定各级的权力和职责,避免层层加码和推卸责任。

是的,举双手赞成。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11-2 09:51:12

孟词宗 发表于 2022-11-2 08:48
俺对清零政策的看法:

本楼没有阳性,绝对支持动态清零。本楼若有阳性,俺第一个躺平。 ...

说法反过来才符合人性。

可梦之 发表于 2022-11-2 09:53:35

我知道这个帖子肯定会被打脸,肯定被有些人嘲讽“你这是妄议中央”。

我可以不发这个帖子,但我还是发了,因为我就是这么想的。中国有问题,有进步,这都是事实,要承认。

我可以呆在美国,也可以长居加拿大。但还是回来了,这是我的选择,代价也要自己负责。

不是没人反对,我老婆就不赞同;不是没有困难,创业比想象中难的多。但我依然认为这是正确的方向。

在美国,我可以拥有高工资,但这辈子也就是个程序员。回来,就有希望,可以做点有价值的东西,虚伪点说对国家有贡献,坦诚的说就是自我的成就感。当然,很大概率会失败,当然,没有物质基础的价值追求算是好高骛远。没办法,人比较轴,从来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或许将来会知难而返,但总要曾经全力争取。

社会总会有很多让你不如意,大部分看起来我们也无力去改,但我依旧想去改变一点,哪怕徒劳。我给社区讲了我的不满和建议,虽然他们有些不耐烦,就是听进去了貌似也改变不了什么。挺傻的是吧,我本就是傻傻的希望中国能变得好那么一点点。




Potscher 发表于 2022-11-2 10:09:39

本帖最后由 Potscher 于 2022-11-2 10:11 编辑

台灣放棄清零已經六個月了。新冠住院人數在六個月內一直保持四千人以上,六個月死亡一萬兩千人,兒童病歿三十人,青少年十二人。人口兩千四百萬。

美國的死亡人數就不說了。美國護士有五百三十萬,但有人聲稱六百萬,現在加入勞動力的護士有四百三十萬。美國ICU平均數量是中國的八倍。疫情到現在一直護士短缺。只好顧高價護士,travel nurse。travel nurse 的数量从疫情前的5% 增加到现在的20%,正職護士和travel nurse 關係緊張,影響醫療質量,,医院支出也因為高價護士大增,明年医保费也要顯著上調。

中國的帳面平均醫療資源就是比印度強,人口十四億,註冊的護士四百五十萬。沒有分診,優質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上億的老年人口,星星之火一起燒起來,千軍萬馬數以萬計的病人,前後輾壓六個月,就像台灣現狀一樣也不一定消停…難道這畫面如君所願?

可梦之 发表于 2022-11-2 10:10:28

伯威 发表于 2022-11-2 09:13
篱笆放松了点,境内就烽烟四起。

该紧的地方不够紧,该松的地方又不够松。感染的跑出去了,健康的被关家里。当然,这个病毒本就很难防。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吐槽防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