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
发表于 2022-9-5 23:40:27
{:237:}祝早日康复!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9-6 02:57:54
祝早日康复。请问是在中国还是大家拿确诊的啊?
可梦之
发表于 2022-9-6 03:13:01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9-6 02:57
祝早日康复。请问是在中国还是大家拿确诊的啊?
在美国:Q
征久仁
发表于 2022-9-6 04:19:59
可梦之 发表于 2022-9-6 03:13
在美国
唉,美国的防疫,烂就一个字。
现在才感染的已经是超级小心的了。我已经跟美国大众一样了,彻底破罐破摔了,听天由命吧。
tanis
发表于 2022-9-6 05:49:07
祝早日康复
asquyd
发表于 2022-9-6 06:18:55
祝早日康复!
锦候
发表于 2022-9-6 06:30:30
注意休息,早日康复!
晨枫
发表于 2022-9-6 07:18:12
同病相怜,握手!
老福
发表于 2022-9-6 08:22:36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9-5 06:43
新冠躺平的支持者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解释为何应死尽死2年多并且普及疫苗以后的2022年为何会从wk17周开始出现 ...
大家的共识就是新冠死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作为社会整体反而减少了负担,所以西方统治阶级不会关心,只会窃喜。这在国内一般情况下行不通。但是,国内改变现行政策也是可能的,基本的问题就是经济,如果不能在防疫的同时保持经济的正增长的话。
老福
发表于 2022-9-6 08:31:05
8月出去旅游也感染了,好多朋友都如此。我的情况是病程大概十天,除了没有打喷嚏流鼻涕症状外,其它是典型的感冒症状。目前的后遗症是仍然有轻微的咳嗽。在大湖南北大环境下,永远不感染的几率太低了。
老福
发表于 2022-9-6 09:41:36
晨枫 发表于 2022-9-6 07:18
同病相怜,握手!
刚看到,晨大也同病相怜了。我们可以做个调查,看谁没有得过新冠,哈哈。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9-6 18:45:50
老福 发表于 2022-9-6 08:22
大家的共识就是新冠死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作为社会整体反而减少了负担,所以西方统治阶级不会关心,只会 ...
各国习惯不一样的
对于某些西方国家来说,亲情很淡的。
老人死了,反而可以继承一笔遗产,要知道,现在到退休年龄的那批老人家,普遍都是有房产在手。
所以,不仅仅是各国政府省养老金和医保费用。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9-6 19:25:39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2-9-7 19:20 编辑
贴个个人一直在统计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死亡数据
蓝色线是2010-2019这10年的每周平均总死亡数字
绿色柱状是2010-2019这10年同期单周最高死亡数字
黑色是2020年的每周总死亡数字
红色是2021年的每周总死亡数字
紫色加粗的是2022年的每周总死亡数字
从图中可以很轻易的看出2010-2019年这10年的wk25-wk39就没出现过单周死亡超过1万人的记录)
21年从wk27开始到年底,单周死亡总数就没低于过1万人,wk35和wk52低于1万人是因为假期造成统计上偏低。
21年下半年的总死亡数字,不仅仅是远超2010-2019这10年, 甚至整个下半年仅有4周的总死亡人数低于2020年。
真正要注意的是2022年, 从wk17开始曲线和21年wk27开始的曲线极为相似, wk18和wk22的低谷也是由于假期造成统计上的低谷而已。
wk27开始,22年的总死亡数字比21年同期还要高。
应死尽死2年多以后, 有疫苗加成的情况下。
22年还死这么多人,要么是新冠/疫苗后遗症,要么是隐瞒新冠死亡,要不就是还有其他原因造成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个人乌鸦嘴一下:
身体不好,尤其是老年人已经应死尽死。所以从今年开始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有冬季比夏季单周多死50%的情况。
各国死亡数字的上升会直观反映在各国夏季死亡人数的总数的大幅上升上。
悲观点换句话说就是靠现有疫苗,可能并不能减少新冠死亡,只能起到减缓新冠死亡的目的, 也就是消峰only。
明年如果单周总死亡数字在夏季还是在历史高位,甚至比21和22年还高的话,那恐怕才是最吓人的事情。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2-9-6 23:50:34
不用太紧张,大概十天就会过去了,康复了还是一条好汉。
我家那口子就是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还跟她同桌吃饭,一直没事。
疫苗还是有效的,防重症。
IceCow
发表于 2022-9-7 01:42:16
俺们前一阵子四个伙计一起吃饭,三个都得过了。症状有轻有重,不过现在都活蹦乱跳的,没啥后遗症。你这应该问题也不大。Good luck!
Wonderland
发表于 2022-9-7 03:23:10
早日康复!
芷蘅
发表于 2022-9-7 04:20:05
早日康复!
不过之后也不能算自由了。我有两个朋友新冠阳转阴后,一个月左右都是易疲劳的状态,慢慢恢复。有朋友认识的年轻人感染了两次,同事感染两三次的。还有两个朋友说起自己的同事/朋友有肺受损,在等待换肺。
所幸,我自己熟悉的人基本都得了恢复得还不错。
dl0218
发表于 2022-9-7 06:06:00
说说我的经历, 今年一月份感冒了,咳嗽一直没好。 看了家庭医生,没看好。 专科医生一直约不到。直到五月份才看上病。 咳嗽拖成了哮喘。到现在花了2500刀(有保险的情况下),还没看好。新冠导致医疗资源紧张,中国不控制,老百姓集体倒霉。不控制经济就能好?表示怀疑,我现在哪里都不敢去。除非哮喘治好。
sweeter
发表于 2022-9-7 09:55:39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9-6 19:25
贴个个人一直在统计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死亡数据
蓝色线是2010-2019这10年的每周平均总死亡数字
绿色柱状是2 ...
我一直怀疑美国用工荒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疫情后有一批年轻人继承了老年人的遗产,可以有一段时间不工作,所以退出了劳动市场。
sweeter
发表于 2022-9-7 09:58:50
dl0218 发表于 2022-9-7 06:06
说说我的经历, 今年一月份感冒了,咳嗽一直没好。 看了家庭医生,没看好。 专科医生一直约不到。直到五月份 ...
英国病人等待看专科医生的等待时间和等待人数一直一直在增加,一点好转迹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