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真高兴!
本帖最后由 海点 于 2012-7-26 23:33 编辑昨天还是游学生,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感谢不爱吱声的推荐!开始来爱坛,很不习惯。平生逛论坛不多,大多又潜水。不是我不想写,是实在没啥写呀。海点纯工科出身,除了学点技术性的东西,实在没什么好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但感谢还是要表示的,思来想去,那就笨拙地说说年初看《曾国藩家书》的一点体会吧。
1. 节欲:这是大多数人没法办到的,谁让贪婪是人的本性呢?又有几个人能逃脱享乐的诱惑。在家书中,我认为节欲是表现的最为深刻。比如:“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又如明确写出“节欲、节劳、节饮食”的目标。在写给祖父的信中说,馈赠亲友一些钱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求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及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又言:“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有这样的想法,心态自然会平和。在对待物质方面,“我仕宦十余年,现在京寓有惟书籍、衣服二者。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也,书籍则我生平嗜好在此,是以二物略多……除此二者,予断不别存一物以为宦囊,一丝一粟不以自私,此又我待兄弟之素志也。”。他的“求缺斋”即可说明一切。现在的人,诱惑太多,欲望太盛,压力太大,无法感觉到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我读完家书后,读《瓦尔登湖》有深深的同感。
2. 专一: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做好的并不见得多。曾公在告诫四弟、六弟读书,要“温经先穷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切不可兼营并鹜,一无所得。”。他对蕙西说的“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赞不绝口。在讲到读书时,提到“读书不二”, 即“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最后家书中精辟地论道:“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可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3. 家教:这是任何父母都应该放到首位的事情。即便如此,成效也不见得显著。那就看看家书中怎么说:“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勿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淫佚矣,至要、至要!千嘱、万嘱!”。恐怕一般人家,拾柴收粪插田莳禾之事不会让孩子去做吧,况且现在大多数孩子也不会去做这种没面子的事情。“子弟不可学大家口吻,动辄笑人之鄙陋,笑人之寒村,日习于骄纵而不自知,至戒至嘱!”。现在有点权有点钱的人家的小孩,话语间是不是有大家的口气,越想越叹服曾文正公的厉害!从历史的角度看,“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还有一些印象深刻的,比如说到为人处事,有这样精辟的论断:“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 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 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公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字字珠玑。
哈哈,总算抄了几段充数,不容易啊。但感激之情可是真的哦~
{:225:}{:225:}支持 大清朝近300年历史,总共出了八个“文正”。所以这曾国藩那还真不是盖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