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 发表于 2021-2-15 03:20:29

《藏着的武林》- 讲中国传武

《藏着的武林》,央视的记录片,油管上有,共六集,看了三集,我觉得讲的不错。

中国传武的各种拳法,起源于军旅,最早是军旅中为使用兵器而做的基本功训练,比如站桩,就是源于骑射的基本功训练。
这种基本功训练,应该很早就有了动作的编排,是为套子(套路)。传武拳法在民间逐渐变化,越来越繁杂,但本质上还是同源,大多数拳法是枪法的演变。

戚继光《纪效新书》是第一本讲到拳术的中国兵书,而且很重视,但军旅之中要的是实用,所以戚继光在军中讲究对抗对练,禁止套子武艺,人前好看,上阵无用。

传武为什么慢慢变成今天的这副德行呢?有师徒制口传授艺过于保守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那些真功夫“没用”了。在动乱岁月,那些真功夫有用,可以当保镖,可以防身,大家都来学,老拳师们反而要藏着掖着。在太平岁月,那些在对抗中有用的真功夫,在生活中反而无用了,看又不好看,用却没地方用,一动手打坏了人惹麻烦;反之,对抗中无用的花拳绣腿的套路反而在生活中有用。第二集有个例子,南方五祖拳的掌门人,在家训练自己的儿子都是练真东西,可同时儿子还要去考体育学院的武术系,必须去练花拳绣腿需要的那些基本功,蹦蹦跳跳翻跟头。没办法,考上了好歹是个饭碗啊。
慢慢的,传武的门派连个对连的人都凑不齐了,老拳师拿把刀,“师傅说,可以这样那样用,但我也没练过。。。”。传武的对抗性越来越差,各种技法基本都是靠说,顶多一师傅一徒弟比划两下,而实战中对手不会那样乖乖的按照你摆的架势来的。失传是必然的,但是不失传又能怎样呢。

长假漫漫,无处可去,还有三集,慢慢看。










漂流瓶 发表于 2021-2-15 18:02:33

点个赞,片子不错,点出了重点,化枪为拳。其实不是保守,而是专业化对业余。练得好 要出路 就要上武术专业。剩下的就是票友了, 看到马明达和他儿子的短兵推广了, 很开心。西北通备马家五虎,很正宗的传承,沧州八极门一支。 马贤达虽是武术九段,反而没有在民间推广做很多

漂流瓶 发表于 2021-2-15 18:18:40

而且片子让人看到了希望,武术进高校, 学生就是中华武术传承者,而不是某家代言人. 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才能文通武备,打破目前的江湖模式. 空手道,柔道,咏春拳 的成功推广都是有意识的选择了这个市场

石工 发表于 2021-2-15 19:29:51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21-2-15 19:41 编辑

康绍远九段是中国武术套路化的推手,他的经典言论:“武术就是套路,套路的形成才表明了武术的形成”。“武术不是起源于技击,而是起源于舞蹈。不能因为动作跟技击好像类似、相同,就误认为武术是为了打人的技击性练习”。

以武聚众,大概是所有聚众形式中最破坏社会稳定的一种了。在现代国家,国家有义务也有能力提供公众安全,那么以武聚众就失去了正面意义,只有配合社会进程进行改造。路子也有,一条是组织的自我限制或重组,一条就是内容无害化。

建国之后的武校,同时走了这两条路子,武校加套路。台湾也算是殊途同归,不搞武校,但门派不能扩张,内容则是在威权体制下的自我审查,同样走向了套路化。中国的路子走通了没有呢?我觉得既然完成了给武师出路,避免他们成为不安定因素的初衷,这套东西又算是保存下来了,那就算走通了。通到哪里了呢?和作协、文联、京剧一样,都走向了官僚化,本位化。段位制,就是这一套花活走到极致的招数。太极雷雷,马保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反而是向固化的武术领域挑战的英雄,当然,他们首先得领会到康绍远九段的真谛,明白自己是在跳舞。

把武术当做一种舞蹈,把套路当做规定的动作序列,心平气和地练一场中国街舞,不亦乐乎?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15 20:47:24

武术本质上是杀人术,因此在可以以杀人谋生的冷兵器时代,它的确有用,自然会有真的有效的武术。

后来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火器的成熟,武术再好顶不住一枪的现实,决定了它只能式微,这个转折时期就是清末。

再后来随着武术不能作为杀人术而只能作为表演,那么它就彻底没有生存空间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舞蹈。

不定哪天,我们会看到孔雀派大师与散打初学者对练,那景色不要太美。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15 20:49:06

石工 发表于 2021-2-15 06:29
康绍远九段是中国武术套路化的推手,他的经典言论:“武术就是套路,套路的形成才表明了武术的形成”。“武 ...

很好,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群中国大妈的武术街舞,

{:220:}

天狼星 发表于 2021-2-15 20:51:37

石工 发表于 2021-2-15 19:29
康绍远九段是中国武术套路化的推手,他的经典言论:“武术就是套路,套路的形成才表明了武术的形成”。“武 ...

武术套路中有大量无用、不合情理、稀奇古怪的招式,看到个说法,武术在过去民间的传播中,不可避免的跟各种会道门搅和到一起,那些“没用”的奇怪招式,很多其实是会道门中的特别设计的仪轨姿势,只有祭礼之用,毫无实战用途,或者起到切口、海底这样的秘密结社的内部识别用途。后人不知其本意,照葫芦画瓢传下来这些招式。
通过李忠轩口述的解释,传统功夫有练法、演法和打法的区别。从这种划分来看,那些稀奇招式连演法都算不上,只能算舞法吧。{:191:}

石工 发表于 2021-2-15 22:36:18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21-2-15 22:38 编辑

天狼星 发表于 2021-2-15 20:51
武术套路中有大量无用、不合情理、稀奇古怪的招式,看到个说法,武术在过去民间的传播中,不可避免的跟各 ...

你说的有道理,招式可以有多个来源,一个比较合逻辑的解释是,套路是把关键实战动作(你提到的打法)串起来的训练法,通过套路实现对关键动作的肌肉记忆(练法),实战中当然不能按套路来,而是见招拆招。但套路一旦产生,就会逐渐从服务实战的功能偏离,因为其观赏价值而独立于格斗(演法)。在这个基础上,融入亚文化的元素,或是衍生出辨识度较高的动作系列,比如醉拳,螳螂拳之类,最后形成某种符合文化口味的表演体系,是非常自然的。这和纽约街仔从格斗到斗街舞的转变是很接近的。建国之后的套路化,只是强制武术的进化,加速了历史进程。

广播体操都已经编到第九套了,武术套路也完全可以与时俱进。

潜水员 发表于 2021-2-15 23:45:17

看了全部六集,确实挺好看的。我觉得说到底是吃饭问题。业余练武的靠功夫本身吃不上饭。
舞蹈化真是没法说,也不知道从几年前开始,连太极拳的竞赛套路都要求腾空打飞脚了……

雷达 发表于 2021-2-16 02:41:21

漂流瓶 发表于 2021-2-15 18:02
点个赞,片子不错,点出了重点,化枪为拳。其实不是保守,而是专业化对业余。练得好 要出路 就要上武术专业 ...

没错,"专业对业余"就是碾压,就像中国象棋的江湖高手,那些杀招对上专业棋手根本没用,人家早就研究透了,而且有专业的强化训练。大多数传武的门派,有很多东西都是相似的,49年之后这么些年真正有用的基本都已经被军警特等能合法使用暴力的部门吸收了,这个纪录片里也有体现。那些门派失传与否都不重要,就如同其他很多传统行业一样,没了也就没了,除非推陈出新。

天狼星 发表于 2021-2-16 10:57:37

石工 发表于 2021-2-15 22:36
你说的有道理,招式可以有多个来源,一个比较合逻辑的解释是,套路是把关键实战动作(你提到的打法)串起 ...

10多年前跟武汉体院的一位师傅学太极,照他的说法,专业人士眼里武术招式没有那么神奇,也没说祖传的就要捧上神坛动不得。前后两个招式不连贯?专业之人完全可以自己在期间设计连接。
他教我们的太极拳就是在杨式和武式太极的基础上,再加上他自己的领悟和变化。他说在武林中这是非常自然和普遍的行为,任何门派都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同一个师傅的弟子也练得各有不同,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变化。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2-17 01:16:48

石工 发表于 2021-2-15 06:29
把武术当做一种舞蹈,把套路当做规定的动作序列,心平气和地练一场中国街舞,不亦乐乎?
“中国街舞”
{:191:}

其实去除杀人的那部分,当作强身健体的锻炼手段,跟瑜伽、跆拳道这些流派争一争学员,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国术舞起来挪腾闪跃、大开大合,比瑜伽之类的原地扭来扭去把身体扭成种种奇怪的姿势,要赏心悦目得多。。。


石工 发表于 2021-2-17 05:23:30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2-17 01:16
“中国街舞”




承认武术的舞蹈属性,就要有相应的音乐等跟上,传统的武戏配乐(武场)就是一个打击乐队。武术进武校,一方面是武术套路化,舞蹈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却把武术和音乐彻底剥离,导致现在能看到的武术表演,配乐千篇一律是《男儿当自强》之类香港武打片的曲子,并没有很好地继承发扬武场的内涵。配上《红色娘子军》选曲都比这些香港曲子更贴切。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2-17 05:48:38

石工 发表于 2021-2-16 16:23
承认武术的舞蹈属性,就要有相应的音乐等跟上,传统的武戏配乐(武场)就是一个打击乐队。武术进武校,一 ...

传统京剧就挺好的么,铿铿锵锵声中,腾空打滚,翻跟头对花枪,热闹而有气氛
{:187:}

潜水员 发表于 2021-2-17 22:54:40

石工 发表于 2021-2-17 05:23
承认武术的舞蹈属性,就要有相应的音乐等跟上,传统的武戏配乐(武场)就是一个打击乐队。武术进武校,一 ...

我觉得单人武术套路表演配音乐挺烦人的。即使是舞蹈化的武术套路也有自身动静快慢的节奏,非要配个音乐节拍,本身就合不上呀。
只有那种群体表演只要求有个背景声的,配点音乐也就算了。

Flux 发表于 2021-2-19 20:08:48

哪国的传统武术都一样失传。法国骑士的军事武术训练现在也退化为击剑了,奥运会佩剑冠军遇上拿破仑时期任何一个合格的骑兵,无论马上步下实战佩剑冠军都必死

天狼星 发表于 2021-2-19 21:06:26

本帖最后由 天狼星 于 2021-2-19 21:14 编辑

Flux 发表于 2021-2-19 20:08
哪国的传统武术都一样失传。法国骑士的军事武术训练现在也退化为击剑了,奥运会佩剑冠军遇上拿破仑时期任何 ...


现在有很多玩传武的,也有中国人去学欧洲武术,欧洲历史武技(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简称HEMA。网上流传的欧洲武林故事各种典故笑死个人。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7687085407/641

比如说吧,我高度怀疑梵蒂冈的瑞士戟兵中仍然流传着传统的枪戟武术。

贴一段HEMA:“震惊!德国剑术大师竟然专职当戟兵!梅耶长戟演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s411G7yY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2-20 00:11:28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21-2-19 11:16 编辑

Flux 发表于 2021-2-19 07:08
哪国的传统武术都一样失传。法国骑士的军事武术训练现在也退化为击剑了,奥运会佩剑冠军遇上拿破仑时期任何 ...
Lost Art -- 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啊。。。 比方说跑步/走路这事儿,古人没有汽车,没有平坦的马路,贵族老爷有牛车马车,普通人出门只能走。所以随便一个古人在走/跑这事儿上,轻松吊打现代马拉松运动员。

出土西汉初年简牍显示,邮传系统有规定驿人送信要求是一天一夜200里,迟到会罚款。而当中的轻足,即是走得快的,可以达到一白天140-300里。当然秦汉时期的“里”比现在短,只有416米,200里地也是两个马拉松,而这不过是汉代驿人的日常罢了。

当时汉军中还保留了一个古老的编制“伍伯”,源自春秋时期战车周围的跟随步兵。汉军已经没有战车了,而“伍伯”这个官则变成了徒步跟随高管马车,前后清道打call。。。


徒步追奔马,光是想一想都能让我脚底出汗
{:198:}

aniu 发表于 2021-2-21 03:29:06

多谢推荐,好看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21 03:44:01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2-19 11:11
Lost Art -- 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啊。。。 比方说跑步/走路这事儿,古人没有汽车,没有平坦的马路,贵族老爷 ...

'汉军已经没有战车了',周亚夫向您致意。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藏着的武林》- 讲中国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