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一下亚伯拉罕三大宗教的发展
亚伯拉罕三大教指的是起源于如今的巴以地区,以耶路撒冷为核心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简单的说,犹太教的诞生是一神教滥觞的开始,但犹太教以民族求生存求团结为目的,以一神的信仰寻求本民族永续,同时对抗古埃及古巴比伦时期的多神教信仰,但犹太教寻求的不是单纯的“人神交流”的信仰,而是神对人的引导、关怀和惩罚。一神有利于建立一种集权的政治组织,更有利于宗教和民族的存在和发展。
因为一神教的强大生命力,必须破解神只能是单一的犹太人种族的神的缺点,耶稣的传教行为和对佛教信仰的吸收,以及“三位一体”理论的出现,使得这种新的组织方式可以拓展到全人类的共同信仰,不再是某一民族的信仰,有利于它的发展。同时,开始了人神的精神交流。后来的宗教改革,使得神一定意义上成为“绝对理性”的代名词,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信仰保障。
默罕默德的《可兰经》,所引导的信仰反而把神虚格化,正式把人神交流转为先知与教民的交流,同时把人神同源的历史总结观推广开来,在这一层面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简化的信仰,有一定的组织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扩张。但是其发生时代过早,国家世俗力量过强,导致宗教变革未能出现,反而阻碍了伊斯兰的现代化。
应该还有长篇后文吧?亚伯拉罕系宗教里,只有基督教可以算是耶路撒冷起源的,犹太教没有明确的起源地,犹太教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神庙是所罗门王时代的事情,是后来了。穆斯林教是在阿拉伯半岛上起源的,耶路撒冷只是穆罕默德上天旅游的地方。
向犹太人之外传教不是耶稣所为,是保罗所为。为此,保罗和彼得还发生争议,彼得坚持要在犹太人内传教,因为耶稣只向犹太人传教。耶稣对佛教信仰的吸收是一个新鲜的说法,能展开说一下吗? 占板凳等待后文 晨枫 发表于 2012-7-11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还有长篇后文吧?亚伯拉罕系宗教里,只有基督教可以算是耶路撒冷起源的,犹太教没有明确的起源地,犹太 ...
耶稣佛陀是同一个老不死的人------电影《the man from earth》{:191:}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Man_from_Earth
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太大了{:215:}{:216:} 夏雨 发表于 2012-7-13 11: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耶稣佛陀是同一个老不死的人------电影《the man from earth》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 ...
再看一遍吧,耶稣是佛陀的弟子。。。。 不打不相识 发表于 2012-7-13 1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看一遍吧,耶稣是佛陀的弟子。。。。
那岂不是要万法归一了,耶稣是佛祖的弟子,安拉好像就是耶稣?犹太教其实也是信耶和华的,佛教、基督教、回教和小尾巴犹太教就这样统一了。然后呢,佛祖应该是老子跑过去的,所以道教也凑合了进来,而且道教是老祖宗:lol
马克思是犹太人,就算共产主义是从犹太教出来的好了,现在连共军也被统战了 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但正如中国历史上三皇五帝的传说一样,犹太民族是否确有其人,值得商榷。犹太教的诞生与摩西的关系最大,摩西所写的《旧约圣经》前五卷也被作为犹太律法被执行。犹太教以耶路撒冷为核心,但不是诞生在耶路撒冷,而是在耶路撒冷壮大。犹太教按照其记载的发展过程,应该诞生在摩西带领族人返乡的路上,即所谓“出埃及”。我自己猜测,在出埃及前,犹太人的信仰应该是类似埃及人的信仰,是一种多神信仰。
摩西是一个在埃及皇宫长大的犹太人后裔。记载中,犹太人因为旱灾移居埃及,在埃及从事低贱的工作,甚至沦为奴隶,在埃及度过上百年。摩西出生以及被埃及公主收养是出自犹太教的记载,但实情如何,恐怕还要探讨;记载中,是这样的过程:小摩西被人认为天生特异而导致父母被埃及迫害,被迫丢弃小摩西,小摩西在河边被埃及公主收养,成为王宫中的一员。成年后,希望带领自己的族人离开埃及;摩西要离开埃及,其族人开始并不愿意,过了多年后,族人才同意,虽然记载中的过程是收到摩西的感化,但我深深怀疑之。摩西告诉族人,我们有自己的神,与埃及不一样,我们的神告诉我们应该回到淌着蜜和牛奶的应许之地,也就是现在的以巴地区,为了坚定族人的信心和增强族人的团结,摩西宣扬了上帝是犹太人的上帝,与民族立约,许以美好的未来,并提供直接的保护。不管怎么样,在犹太人离开的过程,埃及被认为是一个破坏者并被上帝施以神罚,最后不得不同意犹太人的离去。犹太人来到耶路撒冷地区建立了自己的都市,并开始建立犹太教圣殿,一神教信仰滥觞。但是摩西在到达前就已经死了。
这是犹太教诞生的背景。《旧约圣经》是犹太教唯一的经典,象征着上帝与犹太人立约,犹太人信仰唯一的上帝,并按照上帝安排的戒律生活。旧约的前五卷是摩西所做,后面的部分由后人在耶路撒冷的生活中逐步撰写。摩西是上帝的代言人,把上帝的旨意传达给犹太人,并告诉自己的人民,上帝是犹太人的上帝,只眷顾犹太人,你只要按照上帝的吩咐,将能在人间建立真正强大的民族和国家。
犹太教作为第一个出现的一神教,当然有助于提高犹太人的团结,在犹太人“出埃及”的关键时刻,通过神的眷顾和神罚的存在,给犹太人一种心理上的信心,有助于维系民族的发展。但上帝在犹太人的信仰中,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他”,不是抽象意义上的“神”。
----------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理解,探讨三大宗教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写的时候没核对,自然有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出。另外,三大宗教在时间上的先后出现,被我认为是信仰的一种进化。我不认为基督教比伊斯兰教更好,也不认为伊斯兰就必然是落后和极端主义。 亚伯拉罕乃人类毒瘤;P 以前看记录片,忘记是BBC还是别的了。里面有一集说,古埃及阿蒙霍特普四世搞得一神崇拜,是拜上帝的起源:D当然是他们的推论了。还有人说,伊甸园是古代苏美尔人的城市:D 现在波斯湾北部沿岸的人对那块地方的称呼就是伊甸 huolu 发表于 2012-7-27 2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波斯湾北部沿岸的人对那块地方的称呼就是伊甸
是吗?可否详细说说,谢谢 对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无任何好感。都是食古不化。 呆小猴子 发表于 2012-7-31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无任何好感。都是食古不化。
犹太不了解,看了BBC的纪录片好像只要原教旨那批人,才算。不过,就我接触的阿拉伯人来说,还真是很保守 船长阿道克 发表于 2012-7-27 0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前看记录片,忘记是BBC还是别的了。里面有一集说,古埃及阿蒙霍特普四世搞得一神崇拜,是拜上帝的起源 ...
不是阿蒙霍特普四世(虽然他的雕塑很出名很漂亮)。启动人类历史第一次宗教改革是埃赫那吞。奈菲尔提提雕塑,埃赫那吞妻子的雕塑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雕塑之一。埃赫那吞宗教改革在他去世后就终结。但是,他那个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继承人,因为考古而成为埃及最有名的法老之一。这个法老就是图坦卡蒙,原本叫图坦阿吞。图坦卡门不明不白死后,埃及有个短暂的混乱期。在混乱中脱颖而出的是,埃赫那吞的卫士长西提。西提的儿子是拉美西斯一世。而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摩西,就是这个摩西通过十诫缔造了犹太教以及日后十诫三大宗教的雏形。
下面是我理解
西提出身平民,而埃赫那吞宗教改革实际就是王权试图联合中下层贵族和平民对抗大贵族与祭祀僧团阶级。因此,在西提成为法老后。尽管他没有再次进行会导致上层统治阶级对决的宗教改革。但是,这并不妨碍埃赫那吞宗教改革的影响,在西提的身边的人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我个人以为,在这种氛围中,摩西在思考犹太人出路的时候,是不可避免受到他未成年时期就开始接触的埃赫那吞宗教改革影响的。
船长阿道克 发表于 2012-8-1 1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犹太不了解,看了BBC的纪录片好像只要原教旨那批人,才算。不过,就我接触的阿拉伯人来说,还真是很保守 ...
美国的阿米什人也差不多吧 葡萄 发表于 2012-8-15 0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阿蒙霍特普四世(虽然他的雕塑很出名很漂亮)。启动人类历史第一次宗教改革是埃赫那吞。奈菲尔提提雕 ...
受教了,有啥书或者纪录片推荐,这样俺可以去学习学习{:189:} 李唐王 发表于 2012-8-16 0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美国的阿米什人也差不多吧
这个没接触,不知道类。您老兄多讲点{:187:} 船长阿道克 发表于 2012-8-16 1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没接触,不知道类。您老兄多讲点
主要是看美剧的时候经常能听到阿米什人社区,多是调侃的态度,因为他们基本上很封闭,不使用现代化的汽车电话之类的技术工具,坚持手工作业等等。今天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还是属于基督教的一个流派:基督新教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基本上百度百科介绍的还挺全面的。
船长阿道克 发表于 2012-8-16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受教了,有啥书或者纪录片推荐,这样俺可以去学习学习
家里相关书籍近20本,也没有什么可以推荐锝大体是每本书都有自己侧重。很多资料实际要自己理解和组织。个人推荐的纪录片是古代启示录,还有书就是埃及史。不过现在上古历史,疑点还有很多尽信书不如自己多思考。个人还是很推荐网易网络课程有关新约和旧约的内容。如果你有耐心看,可以看到和国内教学方式截然不同的视角。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