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 发表于 2021-4-10 18:29:15

响马 发表于 2020-12-17 23:42
我想问,“煲耳机”有科学道理吗?类似这个

就是通过老化让材料进入一个稳定期,跟汽车磨合有类似的地方。有的音箱在出厂之前有这样一个过程。一般是用正弦波发生器或者粉红噪声、白噪声连续进行。

晨枫 发表于 2021-4-10 21:52:37

住在乡下 发表于 2021-4-10 03:20
复古和逼格不是理工男能理解的。

哈,这么古老的老帖都被你挖掘出来了。乡下兄别来无恙?

chnle 发表于 2021-4-11 00:57:10

晨枫 发表于 2020-12-18 00:15
这和汽车要break in是一样的道理,但到底管多少用,我也说不好,可能和搅面必须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一个意思 ...

我自己买的设备,觉得break in有用就是一个便宜的动铁的耳机(Balanced Armature),刚拿过来的就没法听,高音真的就像打铁。接了一个耳放,扔在哪里差不多一整天,至少还能听了。不过另外一个贵了三倍的动铁耳机就没这样。森海塞尔的几款动圈都是拿过来就听,听感上有影响的更多的是音源和耳放。所以break in这东西,我觉得玄学和科学兼而有之。{:187:}

晨枫 发表于 2021-4-11 03:16:33

chnle 发表于 2021-4-10 10:57
我自己买的设备,觉得break in有用就是一个便宜的动铁的耳机(Balanced Armature),刚拿过来的就没法听, ...

同意!就和水电、火电、核电驱动音响差不多了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1-4-11 12:46:26

讲胶卷这里有点不太合理,目前的情况下是无论胶卷还是传感器作为记录媒介,都远远高于镜头的分辨率,从信息的角度来讲其实没有太多区别。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黑胶vsCD,胶片vs数码,谈模拟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