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梦之 发表于 2020-8-13 10:38:02

塔山计划的可行性

本帖最后由 可梦之 于 2020-8-13 10:38 编辑

华为推出了塔山计划,进入Fab领域,朝着IDM模式进军,被逼的。

塔山是战术上的防御,却是为战略上的进攻服务的,隐隐透出华为的自信,和逆境下进攻的胆识。

美国不断加码,华为总有应对:备胎计划,鸿蒙,方舟,南泥湾,塔山。。。先不论这些计划能否成功,清晰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管你怎么流氓,我绝不投降。

抛开战略意义,具体可行性如何呢?个人观点:很艰难,前几年出现延期、亏损、事故几乎是必然;但没办法,中国没有选择,芯片制造,华为不做,也得有别人做。

芯片制造,是高端制造业,不仅仅需要理论,更需要系统工程能力。工程,都需要资金、人才、设备、市场、时间和组织能力。

1. 资金是最不担心的,华为有足够的现金流,国家也有扶持。

2. 人才中国还是很缺的。中低端的可以自己培养,高端的短期还需要大力引进,从TSMC,Intel,Global Foundary等地方挖人。现在Fab不景气,工资不高,对挖人是有利因素。

3. 华为选择45nm为起点是务实的。这是十多年前的技术了,如果能搞到一个成熟的生产线,对培养人才、熟悉业务是有很大帮助的,类比辽宁号航母的意义。不行的话,国际采购,建立一条没有美国技术的生产线,也是可行的。纯粹靠国内设备,要付出更长的时间成本。不是说国内做不出来,只看指标是可以的,但没有经历大规模工业应用,很多具体问题暴露不出来,需要很长时间去磨合,否则良率可能很低根本不能用。Intel的10nm就是类似问题。

4. 45nm是很老了,但也能做不少事情了。Intel第一代i3/i5/i7就是45nm。手机SOC不现实,但是很多2B的芯片是够了。这也是华为的优势,海思有足够多的芯片和足够大的量。只要能做出来,就能用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5. 世界是公平的。人家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磨出来的,没道理你激情一来,很快突破。虽然有后发优势,但是工程上的试错和反复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第一条生产线,可能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成熟起来。毕竟,华为之前没做过这个。这个真急不来,十年能追上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6. 相信华为的组织力,但半导体行业不是一个公司能包打天下的,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这个时候需要举国体制。未必是两弹一星那种以国家为绝对主体的模式,更可能是国家指导扶持的产业联盟。

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没有这么一出,中国芯片制造很难起来。人家累计投入了万亿,现在每年投几百亿就做的很好了,放着现成的不用,非要自己投几万亿,资本都不会这么傻的。现在逼到没办法了,重要的是有无,而不是成本了。川建国为了中国的产业升级呕心沥血啊。

肯定很多人看衰,可以理解。不过乐观的想,任何工程问题,不就是不断分解成更小的工程问题,然后各个突破吗。生产线是很难,光刻机相对就简单点;光刻机是很难,还可以分解下去。很多小问题好突破,硬骨头被剔出来单独啃,就没想象的那么难了。

45nm跑顺了,再往前进就容易了,毕竟有经验可以借鉴。FinFET是个坎儿,跨过去就见到曙光了。现在工艺进步速度趋缓,对追赶是个有利因素。


pororo 发表于 2020-8-13 11:05:15

贵在坚持

奉孝 发表于 2020-8-13 11:19:39

我发现容易悲观的是在学术界的人,在产业界的反而都比较乐观。

中国从无到有过来了,现在只是最后的一个山头了,也许确实很难,但是方向正确的持续投入是没有道理拿不下来的。

semtex 发表于 2020-8-13 11:25:15

其实能把28搞定, 基本就胜利了。

长叶林 发表于 2020-8-13 11:44:14

总比把台湾打下来,接收台积电的成本要小一些吧。这么看,还是相对容易克服的困难。{:191:}

radioradio 发表于 2020-8-13 11:52:39

还得要川总再干上一届啊

lorry 发表于 2020-8-13 14:41:43

没必要频繁更新换代,45nm挺好。

阿迪 发表于 2020-8-13 18:45:49

长叶林 发表于 2020-8-13 11:44
总比把台湾打下来,接收台积电的成本要小一些吧。这么看,还是相对容易克服的困难。 ...

接收台积电意义不大,只能是顶得了一时,到新的技术出来或是需要更换配件的时候,一样被卡死。所以还是得自力更生,解决有无的问题,别无他法!从现在的情况还看,我是坚决支持懂王连任的。

阿迪 发表于 2020-8-13 18:49:03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拒绝无谓的战争!现在美国全力在我们国家周边挑事,就是想我们战略定力不足,从而半渡而击,打断我们的复兴进程。唯一例外的是台湾。

红茶冰 发表于 2020-8-13 19:35:17

其实说到底还是硬件方面的难题最难化解(光刻机以及所有环节的基础材料)如果硬件搞定了,人才方面反而不是大事。

雨楼 发表于 2020-8-13 20:05:59

无他,堆人,堆钱。不做就是死。做了很可能不死。

常挨揍 发表于 2020-8-13 21:41:45

这方面不懂,不过俺看好华为。
跟反动学霸@老兵帅客 看到华为25年前只会抄袭有点不同,俺看到的是近10年华为手机被人诟病多多,摄像头,屏幕等等,华为居然都改了{:189:}

雨楼 发表于 2020-8-13 21:58:11

红茶冰 发表于 2020-8-13 06:35
其实说到底还是硬件方面的难题最难化解(光刻机以及所有环节的基础材料)如果硬件搞定了,人才方面反而不是 ...

这个,东西都是人做出了滴啊?

陈比尔 发表于 2020-8-13 22:26:22

长叶林 发表于 2020-8-13 11:44
总比把台湾打下来,接收台积电的成本要小一些吧。这么看,还是相对容易克服的困难。 ...

就算台湾能打下来,台积电也未必能完整接收。

陈比尔 发表于 2020-8-13 22:27:35

就是不知道美国何时要总摊牌

红茶冰 发表于 2020-8-13 23:52:04

雨楼 发表于 2020-8-13 21:58
这个,东西都是人做出了滴啊?

Fab除开最顶级的硬件和高精纯的材料以外,人力资源平均水准高低决定了良率和制程的工艺的可靠性与效率。
以人为主本的工艺积累台积电绝对是世界最牛逼的那一波,大陆没下大力气挖人主要是挖来无用,你的硬件水准就这样,人家来了也成不了事。

semtex 发表于 2020-8-14 00:39:46

其实这个没有不成的, 看目标是什么。如果是28,妥妥的。 其实28以上的需求很少了。

WiFi 发表于 2020-8-14 01:11:55

已经辟谣了。不存在所谓的“塔山计划”。

grass 发表于 2020-8-14 01:22:12

美国要把华为逼成一个超级托拉斯

雨楼 发表于 2020-8-14 03:41:11

红茶冰 发表于 2020-8-13 10:52
Fab除开最顶级的硬件和高精纯的材料以外,人力资源平均水准高低决定了良率和制程的工艺的可靠性与效率。
...

你看的只是fab,我说的是所有东西。
硬件不行,挖人堆钱。
材料不行,挖人堆钱。
挖人堆钱有时也不保证成功,但是不干肯定不能成功。
挖人堆钱到一定程度肯定可以成功。
对于华为来说,现在不是看费效比的问题。
而是不干就是人没了,钱还剩下的现状。
所以,挖人堆钱挖人堆钱挖人堆钱挖人堆钱挖人堆钱挖人堆钱{:19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塔山计划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