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比尔 发表于 2020-3-25 11:30:03

武汉抗疫奠定中国医护人员500年的荣光

当年硫磺岛战役结束后,前往视察的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看到在折钵山山顶飘扬的美国国旗,非常激动的总结到:“折钵山升起的国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后五百年的荣光!”

那么这次武汉抗疫中医护人员的坚守和逆行,奠定了他们未来500年的荣光。

liuqing098 发表于 2020-3-25 13:30:23

本帖最后由 liuqing098 于 2020-3-25 20:40 编辑

作为以“劳动者最光荣”、“劳动人民平等”来立国的人民共和国,人民都有与荣焉。取得战胜疫情的阶段性胜利,这不仅是中国医护人员的荣光,也是中国人民的荣光。关于荣光的期限,我们更要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荣光无限。

燕庐敕 发表于 2020-3-25 20:07:55

疫情还没结束,鄂尔多斯就又出来杀医事件了,还杀得就是正在给自己治病的女医生,幸好只是杀伤没杀死。{:198:}

testjhy 发表于 2020-3-25 20:23:55

中国崛起道路上一朵灿烂的信号弹。{:233:}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0:26:22

这是因为这次疫情国家全额买单,否则你试试?{:223:}{:223:}{:223:}如果全民全额公费医疗,医护更得荣光无限了

说到底,还是个谁出钱的问题{:221:}{:221:}{:221:}

smileREGENT 发表于 2020-3-25 21:08:14

本帖最后由 smileREGENT 于 2020-3-26 02:21 编辑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0:26
这是因为这次疫情国家全额买单,否则你试试?如果全民全额公费医疗,医护更得荣光无 ...

没法子杜绝的,不管多发达,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只能提高犯罪门槛,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216:}

liuqing098 发表于 2020-3-25 21:15:29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0:26
这是因为这次疫情国家全额买单,否则你试试?如果全民全额公费医疗,医护更得荣光无 ...

这次新冠患者的医疗费用,固然是国家兜底,减少了一些医患矛盾。但是说全民全额公费医疗以后就可以减少医患矛盾或者没有医护矛盾,哪也是说不定的事情。因为患者在解除经济费用的后顾之忧同时,会有新的要求,对环境、住宿、饮食、医术、陪护、用药、护理等等会有更多的要求,仍然会与医护人员有许多腹诽、恶语乃至极端行为的。举个例子,有人可能要一人一间,可能家里来几个人陪同,然后不被许可就会有矛盾;要是允许几个人陪同,有人就会要求打地铺随时葛优躺,煮饭做菜,洗衣晾晒,大声喧哗。。。又或者呼叫后护士因为正在照料其他病人迟到了20秒,或者患者血管不好找多扎了一针。。。
嘿!怎么把人想那么坏,可是真有人那么坏。
凡此种种,医患矛盾还是有许多。。。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2:07:31

smileREGENT 发表于 2020-3-25 21:08
没法子杜绝的,不管多发达,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只能提高门槛,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

中国医患矛盾的根子就在于国家卫健支出占GDP比例太低,在全球排名第16,比例在5.5%到6.6%,卫健支出达不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外加离退休老干部,各级高干所占资源远大于普通百姓,所以根子还是在个钱字上头。

一线医护受夹板气,成为患者怒气的出气筒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2:08:51

liuqing098 发表于 2020-3-25 21:15
这次新冠患者的医疗费用,固然是国家兜底,减少了一些医患矛盾。但是说全民全额公费医疗以后就可以减少医 ...

奇葩一定有,但钱基本满足需求的话,医患矛盾会大大缓和。

liuqing098 发表于 2020-3-25 22:19:25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2:08
奇葩一定有,但钱基本满足需求的话,医患矛盾会大大缓和。

但愿如此,希望如此。
我们都希望不要有那么多医患矛盾,更希望没有极端的伤医事件。{:238:}

不过我说的那些可不是奇葩者做出来的事,也不一定是自费者的事。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20-3-25 22:22:06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2:08
奇葩一定有,但钱基本满足需求的话,医患矛盾会大大缓和。

全民公费医疗同样会出其他问题 ,中国人口基数那么大。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2:31:07

liuqing098 发表于 2020-3-25 22:19
但愿如此,希望如此。
我们都希望不要有那么多医患矛盾,更希望没有极端的伤医事件。



极端事件会大幅度下降,对比下毛时代就知道了,,,医疗产业化给患者一种花钱买健康买服务的幻相,实际上花钱并不能买健康,更不能买寿命。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2:36:01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20-3-25 22:22
全民公费医疗同样会出其他问题 ,中国人口基数那么大。

提高卫健支出比例还是可以做到的吧?可叹掌握批准权的人大代表自身都有特殊的医疗待遇,更甭提国务院的官员们了,这当然不算腐败,但人按职务级别医疗待遇分三六九等,这是人人平等的节奏吗?{:226:}

晨枫 发表于 2020-3-25 22:37:14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08:07
中国医患矛盾的根子就在于国家卫健支出占GDP比例太低,在全球排名第16,比例在5.5%到6.6%,卫健支出达不 ...

你觉得加拿大的医患矛盾怎么样?达到你的全民医保和占GDP百分比的要求哦。

晨枫 发表于 2020-3-25 22:39:13

怎么没人提快递小哥的丰碑?如果说医护是抗疫的战士,快递小哥就是之前民工队,都居功甚伟!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3:10:09

晨枫 发表于 2020-3-25 22:37
你觉得加拿大的医患矛盾怎么样?达到你的全民医保和占GDP百分比的要求哦。 ...

没怎么去看过病,儿子小时候去带他看过病,感觉还不错,,,加拿大医生个个都是人精,不是人精根本就通不过口试,你女儿考过医师,个中缘由不用我说,跟病人的交流能力是中国医生难以望其项背的。

足够的医疗投资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并加以高强度高质量的培训,产出高满意度的服务,就这么回事{:221:}

liuqing098 发表于 2020-3-25 23:13:12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2:31
极端事件会大幅度下降,对比下毛时代就知道了,,,医疗产业化给患者一种花钱买健康买服务的幻相,实际上 ...

毛时代的伤医事件,我还真没看到过。估计确实很少。感觉有几方面原因:一是那个时候共和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人的思想观念比较单纯,看汪曾祺先生小说可以感觉到人的观念如水晶般清澈;二是政府乃至人民医院为人民在观念与事实上是比较名副其实的,学过一篇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三是传统仍然延续,我小时候苏北老家那边对医生老师一律称为“先生”。
不过那个时候城乡公共医疗资源的配置是不平衡的,农村人平均寿命是不如城镇人口的平均寿命的。所以那个时候绝大多数农村人是尽可能要寻求城市户口的。那个时候医疗水平是低水平的两级差别平均。当然基于国家需要初步工业化,需要从城市与农村汲取公有制的资金,都不宽裕。我们的父辈含辛茹苦的国家积累是属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所以今天我们更要说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应该一体均沾,不能也不应该被一小部分人诈取,要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方面已经有初步进展,最典型的是社会保障法出台以及新农合的推广。
当然医疗服务市场化大概率会出现个人有足够钱有救治、无足够钱就无救治局面,这是客观事实。那么在国家没有兜底医疗服务之前,个人多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是最理性的行为。
惟愿在经济上这个国家更好发展,留给人民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更多一些。

晨枫 发表于 2020-3-25 23:15:41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09:10
没怎么去看过病,儿子小时候去带他看过病,感觉还不错,,,加拿大医生个个都是人精,不是人精根本就通不 ...

不说医生质量的事,加拿大医患矛盾也很厉害,否则你以为那么高额的malpractice insurance是干什么用的?差别当然是有的,在医院里直接医闹的不多,有也立马被警察抓起来了,闹不大。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3:24:28

liuqing098 发表于 2020-3-25 23:13
毛时代的伤医事件,我还真没看到过。估计确实很少。感觉有几方面原因:一是那个时候共和国的理念深入人心 ...

卫健支出比例只要提高1%事情就会好很多{:221:}

另外一个就是大力宣传自我保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胡吃海塞,提倡清淡饮食,少外食,少饮酒,多锻练,多健身等等,另外一个,中老年人有必要每年体检吗?每年体检本身是不是过度支出呢?最后一个也是最为困难的一点,健立顺其自然的生死观,别已经没了生活质量,混身插满管子,甚至脑死亡了,植物人了,还占用医疗资源。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20-3-25 23:35:52

晨枫 发表于 2020-3-25 23:15
不说医生质量的事,加拿大医患矛盾也很厉害,否则你以为那么高额的malpractice insurance是干什么用的? ...

对啊,打官司也是理性解决医患矛盾的出路之一,还有你说的误诊保险,这些都是输通医患矛盾的妙招儿,中国的问题是,医护们都太乖,太听话,没人出头去向上头施加压力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

这次疫情就看出中国医生都乖到何种程度,连国家派专家下来都不敢说真话,最后拍板的靠的全是外地的医生,一个是广州的钟南山,一个是上海的张文宏,武汉也是医科大学扎堆儿的地方,还有病毒所,难道当地的专家都死绝了???{:230:}{:230:}{:230:}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抗疫奠定中国医护人员500年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