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4)都是美女啊
本帖最后由 七月群山 于 2020-3-13 09:52 编辑2015版的电影里,看起来不算漂亮的角色有两个:中士基里亚诺娃和书呆子索尼娅。
影片中的“中士基里亚诺娃”,,,
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album/202003/13/060109v942mssm58wpziq4.jpg
,,,在现实中,是个大美女。
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album/202003/13/060113bpxqlxwzm7go799p.jpg
影片中的书呆子索尼娅,,,
https://uznayvse.ru/images/content/2017/8/uzn_15023724072.jpg
,,,更是一副模特身材。
http://www.medved-magazine.ru/cache/interviu-women_2013_agniya-zahod.jpg_t4_sq_h326_ccut_ct.jpg
这种“判若两人”,好像是职业演员的特长吧。
==================
在1972的经典版里,也是这样。
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album/202003/13/060119tlrqxt8atz5egx8w.jpg
“村姑”里莎和“上校的情人”热妮娅。如果这两个演员的角色对调会怎样?应该说,完全不会有违和感。
饰演丽莎的叶琳娜·德拉佩科当时23岁,当然很漂亮,实际上她就是奔着“热妮娅”这个角色去的。
https://img2.bdbphotos.com/images/orig/a/t/atf6yd87b8qidy7t.jpg?skj2io4l
而热情洋溢的“热妮娅”的扮演者奥尔加·奥斯特鲁莫娃(Olga Ostroumova),心仪的角色是沉默寡言的班长丽塔。饰演班长丽塔的是艾琳娜·舍甫切克,她当时还不满20岁,让她演孤儿嘉尔卡,也挺合适。
https://img1.bdbphotos.com/images/orig/6/q/6qezwc8g751neqw1.jpg?skj2io4l
https://img2.bdbphotos.com/images/orig/e/i/eiewoglbwjjyeioj.jpg?skj2io4l
1972版的中士基里亚诺娃由柳德米拉·扎捷采娃饰演
=======
1972的公映版和2004DVD版本里,战争时期的情节都是以黑白片的形式出现的,导演的说法,是想模仿二战档案的黑白纪录片,而已。最终的效果出奇的好,很有些歪打正着的意思。那么电影的原始胶片全片,到底是彩色夹杂黑白,还是全部彩色的?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S/sgp-catalog-images/region_US/czi05-M9XM0XQVED4-Full-Image_GalleryBackground-en-US-1528310749323._SX1080_.png
据当时参加过拍摄的一个剧务回忆,是黑白彩色夹杂的。。。但是又有证据显示,原始的底片,很可能全部是彩色的。
https://c7.alamy.com/comp/B9F67N/actresses-yekaterina-markova-left-and-irina-shevchuk-on-the-dawns-B9F67N.jpg
至少欧美公映版删节掉的“野餐”一幕,是有彩色版本的。
https://bashny.net/uploads/images/00/00/13/2013/10/26/c4a503bfb7.jpg
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album/202003/13/060131j216i11w24vc128e.jpg
根据影视创作的丑女原则,所有丑女要由美女来演容易成功,但反过来就难了。 有些剧照应该是黑白底片,经过后期上色处理,仔细看色彩过渡比较平缓。 本帖最后由 七月群山 于 2020-3-13 09:58 编辑
包子 发表于 2020-3-13 09:47
有些剧照应该是黑白底片,经过后期上色处理,仔细看色彩过渡比较平缓。
据当事人回忆说,全片都是黑白胶片拍摄,彩色部分是后期制作的。
我的确看过不是剧照的彩色片段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20-3-13 10:06 编辑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20-3-13 09:56
据当事人回忆说,全片都是黑白胶片拍摄,彩色部分是后期制作的。
我的确看过不是剧照的彩色片段 ...
印象中,彩色的部分应该有一大本,几张黑白剧照上色问题不大,但整段影片上色我觉得这不太现实,您想一下啊,一分钟的胶片就是50多米啊,一大本就是500米。这个工作量可太大了点。而且当时是70年代,彩色胶片不算稀罕的了,49年的时候,苏联就有彩色胶片了。
所以我认为,拍摄时确实用了彩色胶片,而且有些镜头的布光应该是对彩色胶片做了处理。
天啊,这张照片跟Uma Thruman简直一模一样。。。 神似!
{:227:}
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album/202003/13/060113bpxqlxwzm7go799p.jpg
https://www.yummymummyclub.ca/sites/default/files/pulp-fiction.jpg
报考群山:美女还是不美女,脱光了就一目了然啦。在banya里,统统都是真美女,没有五短的。
另外,报告@包子 首长:那段喜闻乐见的片段是55秒钟,包括片头上只有脚丫子的一秒钟。 晨枫 发表于 2020-3-13 10:47
报考群山:美女还是不美女,脱光了就一目了然啦。在banya里,统统都是真美女,没有五短的。
另外,报告@包 ...
考虑到斯基 资深不识数党 · 党员 的身份……
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斯基到底数了几遍{:226:} smileREGENT 发表于 2020-3-12 20:54
考虑到斯基 资深不识数党 · 党员 的身份……
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斯基到底数了几遍 ...
只数了一遍,光顾着掐秒表了,电影都没有来得及看{:216:} 包子 发表于 2020-3-13 10:04
印象中,彩色的部分应该有一大本,几张黑白剧照上色问题不大,但整段影片上色我觉得这不太现实,您想一下 ...
我也是这么认为。全部用彩色胶片,后期拷贝成黑白,技术上更容易实现。但是吧,参加摄制的人回忆,全片是用黑白胶片拍摄,彩色部分是摄影肖姆斯基用一种什么特殊工艺染色的。 晨枫 发表于 2020-3-13 10:47
报考群山:美女还是不美女,脱光了就一目了然啦。在banya里,统统都是真美女,没有五短的。
另外,报告@包 ...
多谢,我印象中是一分钟,虽然,我没看过。{:191:} 晨枫 发表于 2020-3-13 10:47
报考群山:美女还是不美女,脱光了就一目了然啦。在banya里,统统都是真美女,没有五短的。
另外,报告@包 ...
主要在于什么人看。其实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层,,,审美差别极大。
原著里,健壮的里莎,“套上犁就能耕地”,在农民出身的准尉眼里就是队伍中的第一大美女;而细胳膊细腿的大学生索尼亚,“大衣领在她的细脖子上如同枷锁”,准尉认为她属于“嫁不出去”那类。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20-3-13 11:10
我也是这么认为。全部用彩色胶片,后期拷贝成黑白,技术上更容易实现。但是吧,参加摄制的人回忆,全片是 ...
关于胶片上色,按我的理解,应该和黑白照片染色一样,完全靠人工。除非拍摄时分别用红绿蓝三色的滤镜各拍一遍,然后套色,但这样做拍照片还凑合,电影是不可能的。 包子 发表于 2020-3-12 21:43
关于胶片上色,按我的理解,应该和黑白照片染色一样,完全靠人工。除非拍摄时分别用红绿蓝三色的滤镜各拍 ...
早期彩色电影还真是这样拍的。小时候,我家隔壁邻居就是中国唯一的感光化学研究所里的文革前研究生,小时候就看他拿来给我看的《智取威虎山》的彩色三色底片,在太阳下把三色底片叠起来看到彩色的时候,那种震撼是难以形容的。那时我们没有科学课,只有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 晨枫 发表于 2020-3-13 11:47
早期彩色电影还真是这样拍的。小时候,我家隔壁邻居就是中国唯一的感光化学研究所里的文革前研究生,小时 ...
Technicolor
特艺七彩(英文:Technicolor)又称特艺彩色,是一种采用于拍摄彩色电影的技术,约在1920年代发明,最初应用在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特艺七彩技术主要利用彩色滤镜、局部镜子、三棱镜,以及三卷黑白底片,同时纪录三原色光,菲林再进行冲印及染色过程后,就可以利用普通电影放映机播放彩色电影。早期的特艺七彩由于技术所限,只能纪录红绿两色,并需要以特制器材播放,在当时的商业电影市场中竞争力不强。特艺七彩以呈现超现实色彩及有着饱和的色彩层次而闻名,初时多被用在拍摄对于色彩要求较高的舞蹈音乐及卡通类型影片。很多著名电影使用特艺七彩拍摄,例如:《乱世佳人》、《绿野仙踪》及《白雪公主》等。 三力思 发表于 2020-3-13 07:25
Technicolor
特艺七彩(英文:Technicolor)又称特艺彩色,是一种采用于拍摄彩色电影的技术,约在1920年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彩色片段就是Technicolor的效果。或许这就是群山前面提到的“染色”?
我家邻居的单位后来叫感光,开始确实就是叫青染料。不知道为什么特地加了一个“青”。 如过这样的话,拍摄要用特殊的摄影设备了,一个镜头分三道光出来,分别过三原色滤镜,对应三套胶片。但彩色胶片发明后,这样搞还有必要吗?当年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的价格没差多少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