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asa 发表于 2019-3-18 12:07:03

hushiabing 发表于 2019-3-18 11:02
手欠去百度了一下若卢杰夫,

后来牺牲的指挥员和政委太多了,奥廖尔死了好几个师级指挥员。没死的战后基本都升职了,克雷洛夫更是坐到了火箭军司令,这也和赫秃用自己人有关

NKVD 发表于 2019-3-18 15:02:44

又见楼主大作,苏军的战斗意志真是令人感叹。令人佩服不已


提个建议~~文中的图片建议换个图床全部都无法显示了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3-18 21:47:44

MacArthur 发表于 2019-3-16 10:28
伊万·伊里奇·柳德尼科夫。。。




居然在旅顺呆过{:221:}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3-18 21:53:09

苏联真心NB{:222:}
从科罗廖夫围脖扒拉来个苏联巷战民房改造的阵地图
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album/201903/18/214853gh84szgz8tvvgaga.jpg
(1)45毫米反坦克炮阵地。一门45毫米反坦克炮安放在用木头做成的平台上面,炮口位于楼房地下室的通气口窗户,十分低矮隐蔽。
(2)室内战壕。通过半地下室通气孔联通到楼外的战壕,可以用来作为外部防御和出击阵地。
(3)室外战壕。通过半地下室的地板,一条有顶棚的战壕通向其它建筑。
(4)马克沁机枪阵地,安放在窗户旁边的沙袋平台上。地板上铺满沙土防止碎片伤害。
(5)单人射击掩体。利用半地下室或一楼的窗口搭建的木质射击平台。
(6)堵塞窗户的方法各异。
(7)铁丝网封住楼梯入口,家具被扔在楼梯井里。
(8)第二层楼上的士兵把手雷从窗户扔出去。
(9)各个房间的墙壁打通,上挖老鼠洞,便于进出各个房间。上下楼层的房间地板均开洞并放置木质的梯子,便于防守人员在各房间机动。
(10)狙击手和观察哨在三楼,视野开阔的窗口。
(11)阁楼阵地。安放有一门82毫米迫击炮,通过屋顶开口向外发射炮弹。
(12)迫击炮阵地下面的一层楼,需要用木桩支撑,防止强大的后坐力震塌楼板。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3-18 21:57:42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3-18 21:53
苏联真心NB
从科罗廖夫围脖扒拉来个苏联巷战民房改造的阵地图



同样摘自科罗廖夫围脖
这种坚固楼房工事,除非使用152毫米以上的重炮轰击,或者召唤航空兵投掷重磅炸弹,否则很难攻克。典型战例是巴普洛夫守卫战。1942年9月14日,在斯大林格勒西郊,由扬科夫·巴甫洛夫指挥的一个6人的小分队,占据了一座4层公寓楼,并顽强地进行抵抗。士兵们在大楼附近埋设了大量地雷,并在窗口安设了机枪,还将地下室的隔墙打通以便通讯。这座顽强的堡垒被苏联人骄傲地称为“巴甫洛夫大楼”。最后仅剩一堵墙还保留到现在,上面雕刻着苏军士兵抵抗的画面,右上角刻着数字58,以纪念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他们6个人坚守了58天。
{:222:}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3-18 22:09:14

hushiabing 发表于 2019-3-18 11:02
手欠去百度了一下若卢杰夫,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据说士兵进入存活不超过24小时,军官不超过3天{:222:}

大哈瑞 发表于 2019-3-20 11:31:31

本帖最后由 大哈瑞 于 2019-3-24 12:33 编辑

德军十月中旬突至伏尔加河畔,在第62集团军两翼各有2公里的沿河阵地。德国人可能想到过渡过伏尔加河到东岸去抄苏军的后路。有多种原因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1. 兵力不足。围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主力部队已经捉襟见肘,如果再抽出主力部队用于渡河作战相当于要求保卢斯同时进行两个大战役目标(类似中途岛的南云忠一)。保卢斯根本没有那么多部队,物资兵器和时间同时完成城市攻坚及强渡江河两项艰巨任务。如果从现有部队中分兵渡河,只能给崔可夫喘息和反突击的机会。渡过河德军将在河东迎战大批苏军预备队和坦克火炮战机。等于送死。

2. 德军装甲部队渡河极其困难。德国人必须在苏军强大炮兵压制下在两个如此狭窄的地段修建浮桥,才能把坦克输送到东岸。两公里的战役集结区太小,相当于三面受敌,人员及器材很容易被苏军炮兵覆盖。小股步兵先锋部队即使突过了河在浮桥修好之前没有大炮和坦克支援,单凭少数德国步兵又怎样在苏军坦克部队打击下巩固登陆场和掩护浮桥的修建?没有浮桥,已登陆的部队失去后援,根本没戏。

所以,德军在行进间仓促渡河相当于以己之短攻敌所长,结果有极大可能是两头落空,想想还是算了吧。

个人意见。如有不妥请指正。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3-20 14:28:15

大哈瑞 发表于 2019-3-20 11:31
战前和战时苏联工业/军事工业发展迅速,但由于严格保密,外界,尤其是德国一再低估苏联的国家力量,以致 ...

过不了河难怪没法围点打援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3-20 14:42:49

大哈瑞 发表于 2019-3-20 11:31
战前和战时苏联工业/军事工业发展迅速,但由于严格保密,外界,尤其是德国一再低估苏联的国家力量,以致 ...

确实,德军当时有限的南线军队还兵分两路,想着北取斯大林格勒,南占高加索。

这样显然没有能够迂回对岸的兵力和投送能力。

响马 发表于 2019-3-20 15:02:02

大哈瑞 发表于 2019-3-20 11:31
战前和战时苏联工业/军事工业发展迅速,但由于严格保密,外界,尤其是德国一再低估苏联的国家力量,以致 ...

渡过河德军将在河东迎战大批苏军预备队和坦克火炮战机。
不是说苏联已经没有预备队了吗,如果还有大批预备队和坦克火炮战机,是故意留着等德军没体力了再打反攻吗?看《日日夜夜》里好像有这样的描述,就是悄悄的河东集结了大批部队反击。

victorlee1999 发表于 2019-3-20 15:26:20

这样残酷的战斗,每一条生命大概只能为后方的准备与反攻增加一秒的时间

闲挂 发表于 2019-3-20 15:36:13

本帖最后由 闲挂 于 2019-3-20 15:38 编辑

响马 发表于 2019-3-20 15:02
不是说苏联已经没有预备队了吗,如果还有大批预备队和坦克火炮战机,是故意留着等德军没体力了再打反攻 ...

        苏联最高统帅部不是吃干饭的。自9.13日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内,双方一直在城内鏖战。9月底朱可夫已经开始为大反攻组建预备队。经过两个月的准备,至11.19日,苏军启动“天王星”计划,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从斯大林格勒南北两翼包抄,干掉了负责德军两翼掩护、战斗力相对薄弱的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至11.23日完成包围圈。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和西部的保卢斯德军一下子陷入绝境。
        朱可夫为了保障实施这个计划,为两翼突击储备兵力、武器弹药和物资,因此对城内的崔可夫62集团军只能像挤牙膏一样填油式增援,目标在于确保西岸城市不会失守,把德军死死拖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在整个计划中,崔可夫和赫鲁晓夫承担了最大的压力和最苦的任务。

大哈瑞 发表于 2019-3-20 17:49:47

响马 发表于 2019-3-20 02:02
不是说苏联已经没有预备队了吗,如果还有大批预备队和坦克火炮战机,是故意留着等德军没体力了再打反攻 ...

苏军的炮兵主力,包括方面军属炮兵,集团军属炮兵和师属炮兵都部署在东岸。它们每天都支援崔可夫作战,随时可以打击渡河德军。苏军装甲部队和机场也都在东岸。除了方面军的增援兵力集结在东岸,在斯大林格勒两翼还有秘密集结的大批战役突击力量。德国人渡河 成功的希望极低。

包子 发表于 2019-3-20 20:43:43

李根 发表于 2019-3-18 07:53
两个感想:

第一是苏联建国后不计代价抓紧时间的工业化,使得苏联理论上有了赢得与死亡的赛跑的可能性。当 ...

一开始苏联的添油战术让德国对战场的形势产生了误判,总觉得马上就能取得胜利,所以就坚持攻坚,如果开始就不顺利,没准德国会想点别的办法。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3-21 18:41:57

响马 发表于 2019-3-20 15:02
不是说苏联已经没有预备队了吗,如果还有大批预备队和坦克火炮战机,是故意留着等德军没体力了再打反攻 ...

为了战役不打成“添油”只好市内战斗打成添油了。
摆渡了下,狙击手猎杀榜(300以上)除了榜首其余基本被苏德霸占,不知道斯大林格勒贡献了几个,至少最出名的那位是斯大林格勒打出来的。

fcboliver 发表于 2019-3-23 18:40:34

精彩!没想到那时候就有了斩首战术。

大哈瑞 发表于 2019-3-24 23:48:44

NKVD 发表于 2019-3-18 02:02
又见楼主大作,苏军的战斗意志真是令人感叹。令人佩服不已




图床已经更换。请您再试试吧。如果仍然看不到请告诉我一下。我再修改。

山远空寒 发表于 2019-3-25 21:21:27

大哈瑞 发表于 2019-3-24 23:48
图床已经更换。请您再试试吧。如果仍然看不到请告诉我一下。我再修改。 ...

可以看到,辛苦,辛苦!

大哈瑞 发表于 2019-3-26 06:43:00

包子 发表于 2019-3-20 07:43
一开始苏联的添油战术让德国对战场的形势产生了误判,总觉得马上就能取得胜利,所以就坚持攻坚,如果开始 ...

是这么回事。德军突破顿河防线后打得很顺,所以计划在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而且在9月14日那天差一点就真的实现了。

幸亏罗季姆采夫玩命在白天冒死强渡伏尔加河。
幸亏崔可夫在9月12日夜间接手指挥第62集团军。
幸亏近卫第13步兵师战士们极为英勇。

德国人于9月15日被打回马马耶夫岗以后,觉得仍然有力量有可能有办法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于是就开始城市攻坚。

德国人占有战场主动权,他们想了太多的办法反复攻坚,而且每次都有点斩获,给他们造成再来一次没准就成了的印象。但崔可夫的部队偏偏就像是电影里那种屡遭痛扁,就是打不死的英雄,硬是挺下来了。

后来,西方“历史学家”无论怎样复盘斯大林格勒,总是德国人应该赢。他们理解不了,这场战役的输赢在于人。苏军的士气,英勇,献身精神都是超超超常发挥。苏军的政工部门决不是吃干饭的。大规模的集体英雄主义是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根本。

包子 发表于 2019-3-26 10:02:04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3-18 21:57
同样摘自科罗廖夫围脖
这种坚固楼房工事,除非使用152毫米以上的重炮轰击,或者召唤航空兵投掷重磅炸弹, ...

这也就是仗着欧洲楼多,不然楼都给你拆干净。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斯大林格勒-严峻考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