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芒]割席断交中被贬低的人,历史中又是怎样的名士?
注:老芒正式授权, 我赚爱元.来源:考古爸爸, 二维码在文章最后.
第一篇 颠覆两汉的家族洛神背后的无极甄氏
第二篇 高平陵前江山转,曹叡陵墓今安在?
第三篇 曹家千里驹是谁?
第四篇 陈王昔时宴平乐”的陈王葬于何处?
第五篇 汉家皇帝曹家婿,被胁迫的帝王有怎样的人生?
第六篇 典农中郎将,小职位撑起曹魏帝国运转
第七篇 世代姻亲半曹家,两朝开国元勋夏侯家的历史(上)
第八篇 世代姻亲半曹家,两朝开国元勋夏侯家的历史(中)
第九篇 世代姻亲半曹家,两朝开国元勋夏侯家的历史(下)
第十篇 降将之中有良子,张辽止啼镇东吴
第十一篇 让孔明司马懿忌惮,膝盖中了一箭就死掉的智将是谁?
第十二篇 曹操的周亚夫,成语长驱直入说的是谁?
第十三篇 如虎猛将伴曹操,一死一生都尽忠
第十四篇本是降将却为曹魏死节的猛将是谁?
第十五篇 父成就曹,子摧毁魏,父子三国有传不同卷(上)
第十六篇 父成就曹,子摧毁魏,父子三国有传不同卷(下)
割席断交中被贬低的人,历史中又是怎样的名士?
我们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管宁和华歆本是好友,两人在园中锄草,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看管宁的脸色难看,于是扔了金子继续干活。俩人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这个故事中华歆是个贪图金钱地位格调不高的家伙,实际呢?
华歆曾投奔孙策,被东吴待以上宾之礼。孙策死后,曹操上表汉天子,征召华歆。华歆要走了,为他送行的宾客旧友有一千多人,赠送金子数百,华歆都没有拒绝,私下做好标记,到了临走时,把各种礼物都聚在一起,对众宾客说:“我没有拒绝各位的意思,但接受的东西太多了。我一个人单车远行,带这么多东西,难免被贼人惦记,希望各位替我的安全考虑一下。”于是众人各自收回赠品,对华歆的德行表示佩服。
华歆在曹魏位列三公,素日以清贫自守,封赐用来救济亲戚故旧,家里没有超过十斗的余粮。朝廷每每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留,而是将她们嫁人。曹丕为此叹息不已,下诏书说:“华司徒是国家难得的长者,其作为暗合天地之道,深得民心呀。”曹丕为此特别拿自己衣服赏赐华歆,并为他的妻子及家中男女做衣服。
曹丕诏命公卿举荐有操守的君子,华歆举荐了管宁,管宁不就。魏明帝即位,转封华歆为太尉。华歆称病推辞,把官位让给管宁。此时临近朝廷大宴,魏明帝派人去宣召华歆,昭命中说到华歆是如周公、伊尹那样的人,不能只顾洁身自好,华歆不来,我和百官都站着等。魏明帝还给使者下命令,华歆不来,你别回来。华歆不得已,终于出任。
曹丕代汉称帝后,华歆主持受禅仪式,没有喜庆之色,曹丕久久不能释怀,便问陈群,说我当皇帝,诸侯群后,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惟独指华歆和你脸有不豫,这是为什么?陈群说我与华歆曾为汉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义理上,我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曹丕听后这才高兴起来。
汉魏时期举孝廉,以德行为标准,不用考试经书来限制。华歆认为六经用来发扬王道,法令治理事业,听任举孝廉不用经过经学考试,恐怕学业就要从此废弃,如果有特异优秀的人才,可以特别征召。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
魏明帝派遣曹真从子午道讨伐蜀国,华歆上疏说:黄巾之乱后,战争已超过了二十四年。大魏承受天命,应先留心于治道,之后再行征伐之事。况且千里运粮,不利用兵。今年征发兵役,有损农桑之业。国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原无饥寒之忧,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大治,吴蜀必败。明帝罢兵而归。
华歆墓位于山东省高唐县城东涸河镇大华村北2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墓封土高3米,直径7米。此墓为砖石结构,圆形拱顶压在平面为八角形的墓墙之上。《高唐县志》记载此为华歆之墓,当地的华姓家族也辈辈相传认定此为祖坟。1999年此墓成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二维码: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forum/201812/12/230357orr779demwzmm2f2.png
“使中原无饥寒之忧,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大治,吴蜀必败。”,说得真好,问题是蜀汉灭亡以后,曹魏从蜀汉旧地迁移大量人口去中原,以填补当地的人口空虚。
有魏一代,乃至西晋,淮南三叛,西北不宁,中原始终没有做到他所说的样子,最终平定天下是谁呢?
当年平定蜀汉的时候,要不是姜维好大喜功志立功名而思虑不周的话,不会放弃当初王平的防御策略,蜀汉也不会灭亡。即便到了姜维退守剑阁的地步,要不是诸葛瞻私心自用的话,邓艾也不一定能够成功,而钟会已经因为粮运不济而准备退兵了。同样,当初曹操平定张鲁的时候,西北根本还没有恢复,要不是张鲁的弟弟鲁莽出错的话,曹操的进攻只能被张鲁的坚守所挫败而无功而归。因此成败都在于机会,如此而已。
说白了,儒生之言,扯淡而已,真信了那个,那就是南唐先主的命,等着倒霉吧。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2-11 07:48
“使中原无饥寒之忧,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大治,吴蜀必败。”,说得真好,问题是蜀汉灭亡以后,曹魏从蜀 ...
呵呵,受教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