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比尔 发表于 2019-1-16 11:25:08

击毙本拉登幕后的故事

本帖最后由 陈比尔 于 2019-1-16 11:27 编辑

马克 鲍登 (Mark Bowden)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记者和作家,他迄今为止已经出版过九本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99年出版的黑鹰坠毁(Black Hawk Down: A Story of Modern War),已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叫好又叫座。其实他在2012年还出版了一部记录猎杀本拉登行动的纪实作品“The Finish: The Killing of Osama bin Laden”。击毙本拉登之后,许多纪实作品跟风出版,重点大部分都在特种部队攻击行动本身。鲍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跨度长达10年,详细记录了中情局如何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从浩如烟海的巨量信息中确定了本拉登的信使和助手这一关键环节,最终找到并击毙本拉登。该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还采访了上到奥巴马总统,麦克雷文将军,下到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 中情局的许多一线人员,获得了许多难得的一手资料,这里就撷取一二和大家分享。

关键人物浮出水面
本拉登从来不相信互联网或电话联系,他依靠信使传递信件,视频和录音。这些信使是他和外界联系的关键环节,中情局就是在这个环节打开突破口,最终找到了本拉登。

阿布 艾哈迈德 阿尔科威特(Abu Ahmed al-Kuwaiti) 是本拉登的助手和信使,他和兄弟一直陪伴本拉登藏匿在阿伯塔巴德的一座院子。中情局用了5年时间才了解到他的真实姓名伊布拉辛 赛义德 艾哈迈德 (Ibrahim Saeed Ahmed), 之后又用了3年才找到他和阿伯塔巴德的那栋院子。

早在2001年11月份,毛里塔尼亚政府审讯一名基地组织外围成员时,他提到了阿布 科威特的名字,并说阿布已经被击毙,这个名字当时没有引起注意。接下来是一年后,另一个沙特籍的基地组织成员又供出了阿布的名字,他说阿布是本拉登身边的亲信,不但没死,而且和当时基地组织的第三号人物关系密切。这时这个名字还是没有引起注意。毕竟当时抓到的人太多,供词真真假假,而各部门之间的情报交流也有限。几个月后,那个沙特籍恐怖分子提到的基地组织第三号人物哈利德谢克 默罕默德 (Khalid Sheik Mohammed)也被逮捕,当问他有关阿布的事情时,他承认有这么一个人,但并不重要,而且几年前就离开了基地组织。由于三个恐怖分子先后提到了这个名字,中情局开始注意了。2004年1月,库尔德警察在伊拉克边境抓到了另一名基地成员哈桑 古尔(Hassan Ghul), 他当时身上带着本拉登给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头目扎卡维的亲笔信。当被问到阿布的名字时,他承认阿布是本拉登最重要的助手之一和信使。至此中情局开始重点关注这个名字,但这只是个假名,无法继续追查下去。2005年,哈利德谢克的继任者阿布 法里 阿利比(Abu Farj al-Libi)在巴基斯坦被捕,这次他被问到阿布 科威特时却说他从没听说过这么一个人。他的否认反而更加深了中情局对阿布 科威特的兴趣。之前已经有4个恐怖分子承认认识阿布,3个人供认他和本拉登关系密切 (虽然有一个说他已经死了), 哈利德谢克说他已经离开了基地组织,而 哈利德的继任者阿布 法里参加基地组织已经20多年,却怎么可能没听说过这么一个人?毕竟基地组织并不大。由此中情局判断,先后两任的基地三号人物要么否认阿布 科威特的重要性,要么否认他的存在,都从反面证明了阿布 科威特的重要性,他们保护阿布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保护本拉登的下落。想到阿布 至今仍然下落不明,中情局开始怀疑阿布和本拉登待在一起,仍然是后者和外界联系的纽带。2007年,中情局从一个第三国得到了阿布 科威特的真名。发现他属于一个移民到科威特的巴基斯坦家族,开始对这个家族成员的电话和网络进行监听,重点是从巴基斯坦打到科威特的电话,通过电话找到手机发射塔,然后找到阿布的大概位置。2010年6月,中情局终于能够定位阿布的手机,开始对他进行监视,发现他们兄弟住在阿伯塔巴德的一个院子。

中情局发现两兄弟平时异常警觉,只有在车上时才会用手机,而且要在离开院子一个多小时的距离才会开机,也不告诉家人他们的具体位置,他们在当地用的还是假名。虽然中情局知道阿布 科威特曾经是本拉登的信使,但没有证据表明他还保持这样的联系。之前有其他恐怖分子也招供说他已经离开基地组织。所以他的雇主有可能是任何人,从退隐江湖的黑道毒枭,躲避追杀的军阀政客,到金屋藏娇的亿万富翁,所以才需要向家人撒谎。但2010年夏天阿布和他的朋友通了一次电话。在电话里,朋友问他现在在干什么,有什么打算?开始阿布不想回答,顾左右而言它,但经不住那个朋友不断追问,最后被迫承认还和从前的那些人在一起(I am with the same ones as before)。而那个朋友也马上识相换了个话题。就是这个电话最终让中情局相信阿伯塔巴德的这栋院子和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有可能带他们找到本拉登,于是开始重点监视这个院子。

阿伯塔巴德的院子和住户
随着阿布 科威特浮出水面,中情局开始严密监视阿伯塔巴德的那栋院子,比如派遣特工在远距离摄像,向邻居打听院子的情况,渐渐的他们有了更多的发现。

那栋院子比周围的其他住宅都大8倍,但却没像其他住宅那样安装互联网或者电话;院子的围墙比普通的高很多,上面还有两英尺高的带刺铁丝网;院内房子的后面有个阳台,连阳台也还有个围墙;房子的窗户都装着反光玻璃或镀膜以达到同样效果;院子里住着阿布和他哥哥阿布拉尔(Abrar)两家,虽然兄弟俩都在科威特出生,但在血统上是巴基斯坦的普什图人;兄弟俩都不算有钱,但庄园却造价不菲。院子的防范措施非常严格,所有的生活垃圾都通过焚烧处理。除了去当地的宗教学校和看医生,兄弟俩的孩子从不出门。

更重要的是,中情局发现院子里还住着第三户人家,就在房子的第二第三层。这户人家的成员从来没有离开过院子,就算是孩子也不上学,而当地认识两兄弟的邻居也完全不知道有第三户人家的存在。科威特两兄弟虽然名义上是房主,但似乎却在侍候这第三户人家,而且任何时候两兄弟都不会同时离开院子,总有一人陪着那户人家。

而这第三户人家的一个成员,经常会在院子里沿着菜地散步,似乎是为了遮阳防晒,他散步的地方搭了个凉棚,但在中情局看来,凉棚也可以用来屏蔽空中和高处的监视。虽然通过空中摄影还是能得到此人的图像,但很不清晰,只能肯定他是又瘦又高 (本拉登也是瘦高个)。
因此在2010年12月14日,中情局向奥巴马总统报告,从本拉登在托拉博拉山谷消失之后,终于有了关于他的下落的最可靠消息。但直到奥巴马决定采取行动时,中情局也仍然无法确定那个神秘的散步者就是本拉登本人。在奥巴马看来,虽然概率还是一半一半,但已经是迄今为止最具可能性的线索了,可以动手。

确认本拉登的身份首先是在突击行动刚刚结束时,海豹队员根据他的照片初步确定是其本人;尸体后来运到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美军基地时,根据身高再次确认;几天后的DNA测试终于确定是本拉登。

瞧这一家子
自从本拉登在托拉博拉山谷消失之后,中情局就设想到他有可能大隐隐于市,并具体做出了三个猜测:有妻子和家人陪伴;身边不会有太多保镖;有一两个亲信作为保镖兼信使。这几个猜想事后证明是相当准确的。但中情局可能不会想到,本拉登被击毙时,身边有3个妻子随侍,外加10几个子女和孙子女,而且在逃亡的9年间又添了4个孩子。但可怜的是,这些孩子因为本拉登的原因,就算在阿伯塔巴德也是被关在家里与世隔绝,完全不与外界的同龄人来往,他们的教育也由本拉登的妻子和成年子女负责,质量可想而知。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争风吃醋的宫斗戏一样也在本拉登家内部上演。他的家人被巴基斯坦当局扣留了一年多进行审讯,之后驱逐到沙特阿拉伯。根据巴政府的记录,三个老婆中的老大卡里亚(Khairiah)极其厌恶小三阿玛尔(Amal),以至于老二希哈姆(Siham)甚至指控是阿玛尔把本拉登出卖给中情局(整一个乱字了得)。这当然是诬陷,中情局要真有这条内线在拉登身边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半路劫糊
中情局一面继续确认散步者身份,一面开始计划采取猎杀行动。当时选项有两个,第一是空袭,乘可疑人物每天散步时投放炸弹或导弹;第二是地面行动,派遣特种部队抓获或击毙可疑人物。

空袭的优势很明显,不用让美军作战人员置于危险的境地,不至于引起太严重的外交风波,而当时的美巴关系已经处于低谷;而且使用无人机袭击巴境内的地面目标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要没有引起太严重的误伤,巴政府基本也眼开眼闭。但空袭有许多无法避免的缺陷,比如准确性差,容易误伤无辜,最重要的是,就算空袭得手也难以完全确认可疑人物身份。相比之下,动用特种部队虽然有让美军士兵受到伤亡的风险,还会比空袭更严重伤害已经受损的美巴关系,但地面行动能够克服空袭的缺点,特别是能够百分百确认目标身份。

如果选择空袭,基本就是军方的活,没中情局什么事了。而根据当时中情局局长佩内塔对奥巴马总统的了解,后者多半还是会选择地面行动方案,这样一来中情局就有了机会。9,11之后中情局也有自己的特种部队,成员大多为军方退役人员,装备训练也属上乘,和美军的特种部队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经常合作。

话虽这么说,其实佩内塔心里也没底,毕竟这次行动意义重大到绝不容有半点闪失,应该找个专家咨询一下。比尔 麦克雷文当时任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oint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JSOC)司令官,负责指挥美军所有的特种部队,包括美军两支最高等级的反恐力量,陆军的三角洲部队和海军的海豹六队,他自己也是特种部队出身,要说咨询,没人比他更合适的了。

2011年1月麦克雷文应邀去中情局总部开会时,已经听说他们又发现了一条本拉登的线索,但9,11之后,这样的发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最后都证明是假情报。会上佩内塔开门见山,把阿伯塔巴德院子的照片和备选行动方案摊在他面前,目前还不能百分百确认本拉登就在那个院子里,总统也还没有决定采取哪个方案,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

麦克雷文马上就排除了空袭方案,抛开其他因素,光是要摧毁这么一个院子而且确保杀死本拉登,就需要5万磅炸药当量的炸弹,还得考虑到院子里面可能有地道地下室这样的情况。这样规模的爆炸,一定会炸死院子里面的所有人,外加周围的不少人。

地面行动就相对简单了。面对这样的有高墙的独立院子,最可行的方案就是直升机搭载特种部队突入。麦克雷文认为最主要的担心是阿伯塔巴德离巴阿边境有150英里,这意味着特种部队在进入和撤离的时候极有可能和巴方军队遭遇,这会增加行动的复杂性,而复杂性加上其他不利因素就很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相比之下,对院子及其建筑的强攻倒不是新问题。麦克雷文手下的特种部队早就摸索出一套应付类似环境的战术,并在实战中证明行之有效。这些年来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突入这样的院子。麦克雷文强调,这个行动最需要的是丰富的经验。多年的实践证明,无论事先的计划有多周密,实战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预想不到的纰漏。这就需要现场的一线人员反应灵敏,重大压力下做出正确判断,乱中取胜。而在世界上,没人比他的特种部队有更丰富的行动经验。9,11之后的10年里,他已经远程或者现场指挥过上千次的特种作战行动,而且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海豹六队此时正好就在本土轮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显然麦克雷文的这番话深深打动了佩内塔,导致他心甘情愿交出行动的领导权。如果总统决定采取地面行动方案,只能让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来干。

麦克雷文因祸得福
9,11事件发生时,比尔 麦克雷文上校正卧困愁床。他当时已经是海豹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因为一起高空跳伞事故而受重伤,失去行动能力在床上休养。在当时的美军,上校已经是特种部队军人能达到的高级军衔,而他本人也无意于仕途的进步,更希望留在作战一线,但9,11事情却让他因祸得福,从此平步青云。

2011年10月,小布什总统任命原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4星上将韦恩 唐宁(Wayne Downing)为白宫特别助理,负责协调各个部门和军种的反恐行动。由于麦克雷文之前给唐宁上将留下的良好印象,他在正式接受任命之前专门打电话给麦克雷文邀请他出任自己的助手,麦克雷文欣然受命。

在华盛顿的两年时间虽然不长,但麦克雷文因此和政界高官和参众两院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这是晋升将级军官极其重要的条件,也是大部分一线指挥官所缺乏的。从此麦克雷文一路官符如火,到2011年负责计划统筹猎杀本拉登时,他已经是3星中将,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司令官。不久奥巴马总统就提名他为4星上将,晋升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USSOCOM)司令官,登上和平时期职业军人所能到达的顶峰。

中情局的善款
阿伯塔巴德的那栋院子浮出水面之后,如何确定里面那个神秘的散步者的确切身份而又不打草惊蛇,一直困扰着中情局。他们提出各种离奇的设想: 放把火把院子里面的人逼出来;从远处的高地监视院子里面的动静;在下水道或者院子里的树上装窃听器和摄像头。一次他们发现院子里面住户唯一的一次外出是带孩子看医生,于是想到了开设一个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诊所的主意。正好当时巴基斯坦有个医生沙克尔 阿弗里迪(Shakil Afridi) 苦于巴国落后的医疗设施,想在全国开设免费的免疫接种诊所。中情局马上和这个医生联系,赞助了一笔6位数美元的善款,条件是医生要提供儿童接种疫苗后的针头,这样中情局可以获得DNA样本从而进行比对,确定本拉登是否在那个院子里。而且本着行善留名的美德,中情局捐款时也不隐瞒自己的身份。

阿伯塔巴德的接种诊所建立之后,沙克尔医生在当地挨家挨户上门鼓动家长带孩子去打预防针,但他敲到那栋院子的大门时,却没人回应,好像里面根本就没人住一样。中情局的尝试又一次失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猎杀本拉登的行动结束之后,那个医生也受到了连累。他被巴基斯坦政府逮捕并被控叛国罪而除以33年徒刑。这一结局在美国政界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参议院因此将提供给巴基斯坦的援助削减了3千3百万元(一百万美元一年)作为报复,并要求巴政府释放这名医生。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1-16 12:22:17

这书让又一批中国人跪倒在美国脚下。

这件事其实也刺激了巴基斯坦政府,因为美国人的名声并不好,居然能在巴基斯坦内陆进行这样的刺杀活动,使得巴基斯坦政府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天狼星 发表于 2019-1-16 13:23:54

安啦安啦,这些人只是需要给自己找个理由,不管有没有这书都会下跪。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16 14:45:05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9-1-16 14:46 编辑

很精彩。

1,找到拉登到干掉,有很多意外和巧合,但最难的是信息的筛选。一是量大而真假难辨,二是信息分属不同部门,共享很难。反而在行动阶段变得很简单。 对阿布的确认是关键也是难点。

2,这个案例反倒提醒说,人工智能以对信息存储、筛选、识别著称,但这种信息处理,恐怕还是人工更靠谱,而智能还是有局限。

fish97 发表于 2019-1-16 15:07:04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16 14:45
很精彩。

1,找到拉登到干掉,有很多意外和巧合,但最难的是信息的筛选。一是量大而真假难辨,二是信息分 ...

你没有注意到他们在2001年就可以监听从巴基斯坦打到科威特的电话吗?这可能是无线也可能是有线电话。无线说明他们对各种电话网络频率可以破解,有线说明中间的路由器有后门。。同时期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电话其实都不是保密的。也可以说世界各国没有秘密。只不过那时候他们的分析能力还不行,以后配上AI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只是如何确定优先等级比较困难。

lorry 发表于 2019-1-16 15:45:24

Zero Dark Thirty基于真实,虚虚实实,编故事编得行云流水。

齐眉 发表于 2019-1-16 16:17:50

很精彩,还有番外篇吗?呵呵。

确实如楼下所说,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筛选有效数据,然后比对关联追踪,是一项浩大而困难的工程。做情报工作的不容易啊。

看来从事这个特种行业的还真是不能有普通人的各种关系,如果本拉登的信使不要老婆孩子,也不跟家里朋友联系,估计美国人还要多花个若干年才能定位他。

这个医生也不能说他冤,他就没想过答应替中情局收集针头会不会有问题?再一个中情局怎么能用自己的名字去赞助呢?随便找个美国医疗研究结构去赞助也好的多吧。。。

响马 发表于 2019-1-16 17:18:51

The Looming Tower 里面也讲了很多怎么分析、追踪基地组织的事。
换了我是FBI或者CIA,每天面对那么多真真假假的数据,想分析哪个真哪个假,实在太难了。

kar98k 发表于 2019-1-16 18:00:36

最难的就是开始在真真假假浩如烟海的情报中找出线索,最容易的就是事后诸葛亮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16 19:38:49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16 01:45
很精彩。

1,找到拉登到干掉,有很多意外和巧合,但最难的是信息的筛选。一是量大而真假难辨,二是信息分 ...

跟人工智能没关系,需要的是情报分析专家和警察局的案情分析专家,然后就是不惜血本地实地检验,例如那个医生。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16 19:42:44

fish97 发表于 2019-1-16 02:07
你没有注意到他们在2001年就可以监听从巴基斯坦打到科威特的电话吗?这可能是无线也可能是有线电话。无线 ...

电话是否加密与路由器没关系。传统电话在电话机一级加密,连交换机都不用。ip电话是在应用层加密,路由器是网络层的。假使不明白我在说什么的话,建议考察网络七层协议栈。

当然了,假使电话本身根本没加密的话,那就一切都很简单了。

人工智能与这类事情没关系。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16 19:43:30

齐眉 发表于 2019-1-16 03:17
很精彩,还有番外篇吗?呵呵。

确实如楼下所说,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筛选有效数据,然后比对关联追踪,是一 ...

就是嘛,来个非政府组织就可以了。:lol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16 19:44:15

响马 发表于 2019-1-16 04:18
The Looming Tower 里面也讲了很多怎么分析、追踪基地组织的事。
换了我是FBI或者CIA,每天面对那么多真真 ...

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业余的比不了。

陈比尔 发表于 2019-1-16 21:03:36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1-16 12:22
这书让又一批中国人跪倒在美国脚下。

这件事其实也刺激了巴基斯坦政府,因为美国人的名声并不好,居然能在 ...

他们要跪,那本书都可以让他们跪,没书也有其他东西让他们跪。

陈比尔 发表于 2019-1-16 21:08:03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16 14:45
很精彩。

1,找到拉登到干掉,有很多意外和巧合,但最难的是信息的筛选。一是量大而真假难辨,二是信息分 ...

书里也提到美国使用的一个超级反恐数据库,Terrorism Information Awarness Database,这个数据库收集所有途径获取的关于恐怖分子的信息,然后各部门分享。找到信使主要就是靠这个数据库。

陈比尔 发表于 2019-1-16 21:19:37

齐眉 发表于 2019-1-16 16:17
很精彩,还有番外篇吗?呵呵。

确实如楼下所说,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筛选有效数据,然后比对关联追踪,是一 ...

基本结束了。具体行动过程很多书都介绍过了,大同小异。的确从天量数据中找到有用的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现在回过头去说容易。10年反恐收集到的真假名字有多少,最后如何找到信使的真名作者也没有交待。就算如此当时也没有只押宝在信使身上,肯定还在同时追踪很多类似线索,只是最后发现这条线最有价值然后投入更多资源,这样一来,发现本拉登就是时间问题了。

恐怖分子也是人,也有家人朋友。人家已经基本与世隔绝了,还不让人偶尔打打电话报个平安?如果他没有老婆孩子不打电话的话,一直保持这种隐居状态,可能美国人永远找不到他们。但如果他还要使用信使和外界联系,就有可能暴露。本拉登处在逃亡状态心情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加上年龄摆在那里,未必能活很长时间,只要他寿终正寝就算功德圆满。

陈比尔 发表于 2019-1-16 21:26:35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16 19:42
电话是否加密与路由器没关系。传统电话在电话机一级加密,连交换机都不用。ip电话是在应用层加密,路由器 ...

信使在科威特的家人那端的电话肯定没有加密。信使在巴基斯坦的手机也不可能加密,只能跑到很远的地方开机通话,但这是老百姓的办法,在技术优势面前基本没用。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16 21:44:15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16 19:38
跟人工智能没关系,需要的是情报分析专家和警察局的案情分析专家,然后就是不惜血本地实地检验,例如那个 ...

指将所有获取的信息存放在一个共享的数据库中,然后让AI做初加工和相关性的建立。这个案例中,情报分析专家的难点,一个是真假名之间的相关性,二是阿布这个人物的权重。

AI要是能做到这样,要给人工节省多大的工作量。。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16 21:46:39

陈比尔 发表于 2019-1-16 21:08
书里也提到美国使用的一个超级反恐数据库,Terrorism Information Awarness Database,这个数据库收集所 ...

信息分享共享受制于每个使用信息的人工能力、阅历等多方面限制,差异很大,尤其对信息背后的价值,权重等认识,不是靠简单的发朋友圈可以做到的。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17 00:14:38

陈比尔 发表于 2019-1-16 08:26
信使在科威特的家人那端的电话肯定没有加密。信使在巴基斯坦的手机也不可能加密,只能跑到很远的地方开机 ...

因此问题不在路由器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击毙本拉登幕后的故事